第二一二章 公车上书(第2/3页)

他们估计还是觉得人数太少。

毕竟这种事情人越多越好,上次几千人都没管用,这次千把人就更是徒惹人笑了。不过御街是这个时代可以说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在杨庆主政后就更繁华了,就连一些番邦客商都很常见,毕竟现在大明还是相当开放的。这里无疑最适合搞个演讲什么的发动群众了,而且他们的确正引来无数围观者。

“诸位同仁,百姓们。”

那举人继续振臂高呼:“太祖皇帝制度,锦衣卫无审讯之权,后世阉党乱政,蒙蔽圣听,故使厂卫横行,缇骑四出,遂使大明天下大乱。先帝在位之时抑厂卫之权,遂使大明得以中兴,不想先帝中道崩沮,圣驾在外不得不由公主监国。那阉党奸佞欺公主女流,久处深宫不知朝廷规矩,得以操弄权柄,使厂卫之祸重演。我等世荷国恩,岂能坐视先帝所遗之盛世为阉党所毁?今日我等效法先贤,公车上书,求见公主以揭露那些奸佞的真面目,恢复太祖皇帝祖制,厂卫不得干预司法,司法之权惟三司掌之!”

“对,公车上书!”

“恢复太祖皇帝祖制。”

“锦衣卫不得干预司法!”

……

他周围的举子们一片吼声,还有人举起横幅之类,甚至还有人头顶着朱元璋的牌位,话说老朱活着时候估计也没见过自己在士子心目中居然还有如此崇高地位。

当然,举崇祯牌位的也有。

实际上锦衣卫的拟罪权还就是崇祯确定的,当时也是锦衣卫和刑部争这种事,崇祯顶了刑部官员一句,难道法司,锦衣皆刑官,这句话才是明朝皇帝第一次明确锦衣卫和刑部一样有拟罪权。

但这些士子们发动群众是水平太差,周围那些老百姓无一响应,全都像看笑话一样看着他们。

“这是何人?”

杨庆饶有兴趣地说。

“回侯爷,这是余姚举子黄宗羲。”

他身旁一个官员说道。

“侯爷,让骑兵出去冲,还阉党奸佞,简直不知死活!”

一名锦衣卫军官说道。

“不,不,不需要,御街早已经被划定为公共场所,除非监国或者太后出行,否则是不会清街的。这个命令是我发出的,我当然也不会食言,再说他们不是要公车上书吗?我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越界!”

杨庆说道。

他的确把御街划为商业街,但金水桥前的警戒线以内,除非进宫办事的在职官员,还有受到召见的,其他人是严禁踏入,这些人不是喊着公车上书吗?那就看他们敢不敢过界,他们要是越界,那么锦衣卫无需管是不是公车上书,都可以直接按照规矩拿下,但如果他们不越界,那么杨庆就不能食言。

当然,这些人还是要对付的。

“你,去校场找些兄弟,都换上老百姓的衣服,然后去北衙找杨勇把仓库里的那些防暴弹拿出来,别以为不是冬天我就没别的招了!”

杨庆冷笑道。

那军官立刻兴冲冲地走了。

那官员小心翼翼地看着杨庆。

“不要看我,咱们继续看戏,我遵守规则,我倒要看看他们有没有胆量不遵守规则。”

杨庆说道。

“公车上书,向公主揭露那些阉党奸佞的真面目,恢复大明祖制,锦衣卫不得私刑审讯!”

黄宗羲依然在那里高喊。

在他周围那些举子一片同样的高喊。

“天下者,太祖皇帝之天下也,法者,太祖皇帝之法也,后世之君皆太祖皇帝子孙,岂有毁太祖皇帝之法者?昔,太祖皇帝为万民所推,故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大明万世之基,则大明之天下亦为万民所共守。大明之兴亡非君主一人之责,亦为万民之责,今日我等若坐视奸佞祸乱大明,又何以面对太祖皇帝?诸位同仁,为国为太祖皇帝锄奸去!”

他很慷慨激昂地挥手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