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第2/3页)

杨庆连看都没看他们。

他的大旗在清晨的街道上继续不断向前,就在同时十几个参与皇城之战的土匪被追捕的士兵赶出,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杨庆的战马就撞了进去,紧接着后面跟随的百余骑纷纷把他们撞翻践踏在马蹄下。远处在抢劫的几个同样参与皇城之战后溃逃的无赖吓得赶紧跪倒两边,杨庆的骑队在他们面前呼啸而过,后面一队跟出的卫所兵立刻把这些人抓住捆起来。

杨庆的大旗继续向前。

所过之处立刻恢复正常秩序。

不得不说忠勇侯的威名比什么都管用,就连一些溃逃的土匪都选择了跪倒等候处置,他就这样不停狂奔在南京城内,用他的威名强行压住刚刚开始蔓延的混乱逐渐恢复这座城市的秩序。

最终他停在了魏国公府。

“魏国公谋逆作乱,罪无可赦,太后及监国以中山武宁王之嗣不可断,故免尔等族诛之罪,徐氏魏国公之爵不废,以守中山武宁王之祀。”

杨庆对捧着铁券在门前待罪的魏国公夫人说道。

“罪妇叩谢太后监国之恩!”

后者说道。

“关闭府门等候处置!”

杨庆点了点头说。

这样就可以了,好歹是徐达的后人,徐家定魏两个国公,定国公在北魏国公在南,手中都是有铁券的,这东西目前来讲他还是必须尊重的,至少张嫣和监国没资格收回铁券,这个东西就是皇帝想收回也得照顾一下影响。但铁券保的是徐家不灭族,保的是徐家这个爵位不丢,犯罪流放之类是肯定不保的,同样如果一个继承人犯罪,那么皇上钦点另一个人继承也是很常有的是,只要还是徐达后代就行。

实际上他就杀了这些人也无所谓。

铁券又不保谋反,他完全可以给徐弘基定性为谋反,不过那样对坤兴公主的名声终究不好,当年朱棣可都没杀徐辉祖,甚至徐辉祖病死后,连魏国公的爵位都重新给了他儿子,徐弘基以拥福王继位为名本质上仍旧与当年没区别,坤兴公主一个公主监国总不至于比朱棣还狠吧?

当然,主要是他对徐达还是有那么点敬意的。

“忠勇侯,监国欲如何处置我等?”

魏国公夫人问道。

“留一男丁袭爵,其他男丁流放琼州昌化监,女眷统统留京,家产除国公府外尽行抄没,田产留五千亩其他全部抄没。”

杨庆说道。

“汝等无非利我财尔!”

魏国公夫人冷笑道。

“是的,但是你们的贪心给了我们机会,所以没必要怨天尤人,说到底徐家享受了两百年富贵荣华,也算朱家对得起中山王了,但你们这些后代子孙对得起过朱家吗?”

杨庆冷笑道。

魏国公夫人还想再说什么……

“夫人,不要再多说了!”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魏国公夫人转头看着不远处站着的一个中年男子。

“怀远侯倒是聪明人!”

她冷笑道。

紧接着她手捧铁券转身回府,然后魏国公府的大门随即关闭。

“怀远侯。”

杨庆拱手对那男子说道。

“忠勇侯看到老夫是否有些失望?”

常延龄说道。

他是常遇春后代,常遇春的鄂国公没有被继承,但两个儿子分别封郑国公和开国公,一个因罪被削爵一个是建文帝一党同样被削爵,直到嘉靖时候才重新得到怀远侯的爵位。常延龄是原本历史上南京勋贵中唯一一个没有降清的,他在南京沦陷后带着夫人和女儿一家三口种菜终老。同样他也是唯一没有参与这场算是政变的勋贵,不过常家的族人里面还是有参与的,那些给朱国弼开门的锦衣卫里就有他的几个族人。

当然,这些牵连不到他。

“也不算太失望,我对开平忠武王其实还是很敬仰的。”

杨庆很坦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