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高风亮节杨爵爷(第2/3页)

他紧接着冷笑道。

“君臣大义岂可废?”

默默看着杨庆竖中指的钱谦益叹息道。

水太凉并没有起复,他之前已经被革职在家,原本历史上弘光继位后为了笼络东林党启用他为礼部尚书,但崇祯对他没什么好感,所以他并不在启用的名单当中,至今依然是赋闲在家。这一次是和陈之遴一同前来,正好遇上崇祯抄王永吉家,于是再加上黄澍凑在一起,指使高邮士子围堵锦衣卫,他虽然并没什么官职,但事实上相当于东林党魁首,陈之遴同样名满天下,他俩一起出手鼓动些青虫太容易了。

“君臣大义?”

黄澍冷笑了一声。

他们三人就这样默默地看着杨庆嚣张地离开。

可怜王永吉二十年宦囊就这样便宜了崇祯。

杨庆的抄家团这一次总计抄出了三十万两的各种财物,另外还有数万亩良田和好几处宅邸的地契房契,当然,不包括某些部分,而这些统统没入了王承恩的内库,话说老王就像个守财奴一样开心地看着自己日益膨胀的内库,看杨庆的目光都像是看黄金。

至于那四个美婢当然早就直接送到圆圆的船上了。

她们名单在老王那里划去就行。

而王家的九族也在接下来迅速被锦衣卫统统抄没,奴仆官卖,九族亲属无论男女老幼统统装船押往海南岛流放,锦衣卫北镇抚司在昌化单独设立昌化监,杨庆特意调了两百家奴跟随南下,这些家奴同样编入锦衣卫,以后抄家流放的尽量都往那里扔,开发铁矿需要的是数以万计的劳动力,为了节省投资就只能靠他们了。

“任重而道远啊!”

杨庆站在船头感慨道。

或者说这抄家真得不能停啊!

“忠勇伯何事感慨?”

他旁边的刘孔昭笑着说。

这是诚意伯,刘伯温的后代,南京勋贵中仅次于徐弘基的,他现在的职位是督师操江,相当于长江水师的统帅,黄蜚理论上归他节制,除此之外还有黄斌卿以吴淞总兵身份率领另一支水师驻军崇明,再就是张名振以芜湖总兵率领水师驻芜湖。督师操江下属就这三总兵巡防长下属,依然是黄蜚所部,毕竟黄蜚的水师里面有不少是跟着杨庆打过辽东的,这些人的战斗力在明军中已经算得上强悍。而刘孔昭以勋贵作为其统帅驻南京,不过实际上就是个牌位,南京勋贵们早就废了,吃喝玩乐当然是高手,要他们指挥军队那就扯淡了。

不过他们对杨庆倒是比文官对杨庆要亲近一些。

毕竟他们同样也不喜欢文官,事实上勋贵与文官的斗争绵延已久,只不过现在勋贵集团早已经被打趴下了而已,但这一次又给了他们机会,毕竟南京城的经济很大程度上说控制在他们手中,这些家伙被当猪养了两百年,在这一点上还是很成功的,而已经被封伯爵的杨庆此时和他们也已经算是一个阶级了。

虽然杨庆不是世袭。

而他们都是真正与国同休的。

但二十多岁的三等伯,只要不出意外变成与国同休的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这已经踏入他们这个勋贵的行列里了。

“我在想这扬州城里如今有多少人?”

杨庆看着越来越近的扬州城说道。

“百十万吧?万历年间扬州府八十万口,但这是税口,八十万口真正人数就得两三倍,但这些是民,还不算奴婢,隐户,军户之类,如果加上这些的话整个扬州府三百万是有的,算到扬州城怎么也得六七十万。而这些年北方天天打仗,南逃的官员百姓很大一部分都留在扬州,毕竟他们这么多人都得吃饭,只能选择那些粮食供应最充足之处,而扬州是整个江南粮食北运的集中地,没有比这里粮食更充足的了。还有滞留在此的商人,这样算起来整个扬州新旧二城塞了至少百万人,这还不算住在城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