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皇上丢了(第2/3页)

实际上这时候也没人再理他了,无论截杀崇祯还是绑架崇祯的,他们的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既然目的达到谁还有闲心管他啊!

杨庆第二天就给李自成派出报信的。

而且还给李自成提了建议。

这个建议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李自成履行他作为大明秦王,北京留守的职责,带着太子算御驾亲征讨伐叛逆营救大明皇帝,千万别一怒之下自己称帝。

至于李自成听不听……

这个听天由命吧!

杨庆同时还派出了自己的那些家奴充当密探,分散开打探消息,而他自己留在北塘当大夫,另外也是休养一下,他自己也是伤痕累累,虽然这些伤好得比普通人快得多,但那也毕竟是受伤啊。到第八天的时候,各种不利消息就开始不断传来,首先吴三桂在抚宁阻击了田见秀,后者和李来亨不得不退守卢龙,紧接着吴三桂回师和高第一起击退原本要到山海关接替他的唐通。

而崇祯的圣旨也终于发出。

至于是他自己发的还是那些大臣按着他的手盖章的就不知道了。

圣旨以昭告天下的形式,彻底推翻了之前对李自成的所有任命,重新称其为逆贼,他封的所有官职都是逆党伪官,并号召各地吏民举义兵讨伐逆党。改五军都督府为大都督府,晋吴三桂爵郡公,以吴三桂为大都督统辖淮河以北所有兵马,讨伐逆党光复北京扫清宗庙。以前蓟辽总督王永吉为内阁首辅,淮河以南军政由南京群臣统辖,淮河以北军政由山海关行在内阁统辖,以太子身陷贼中,暂时由福王入继。至于借兵剿寇这种事情圣旨上肯定不能说,但这个猜也能猜得到,借兵的使者肯定已经从山海关奔赴沈阳了。

而李自成的反应倒是还算让杨庆得到一丝安慰。

他接受了杨庆的建议。

李自成以北京留守身份,接锦衣卫指挥佥事杨庆,护驾的天津镇总兵曹友义报告,辽东巡抚黎玉田,山永巡抚李希沆,永平兵备道张若麒谋逆劫持圣驾逃往山海关,然后太子下令讨伐逆党,由他率领大军十万兵发山海关,太子及二王随行亲征,各地吏民安堵,山海关发出的所有圣旨皆逆党矫诏,有持矫诏蛊惑吏民者就地斩首。

总之山海关大战不可避免。

至于结果……

“李自成恐怕是不行的。”

曹友义躺在病床上叹息道。

靠着杨庆这个神医,他和其他那几个受伤的都抢救回来,实际上他们的伤放现代都不值一提,但这个时代能救回仍旧是奇迹,尤其是他这种肚子上被扎一长矛的,虽然有铠甲保护但那矛尖依然深入近十厘米,杨庆甚至不得不在没有抗生素情况下冒险给他做了手术。

好在这家伙也算命大,居然从最初的高烧中挺了过来。

然后就拉着杨庆结拜了。

“我们必须得另外想办法,不能只寄希望于李自成。”

杨庆说道。

“你就这么怕建奴入关?他们八旗加起来不足十万兵,就算入关又能怎样?当年也不过只是劫掠一番就匆忙撤走,建奴其实也是想求活路,辽东那地方苦寒,哪怕咱们在辽东的屯田其实也只是聊以补充,真正还是得依赖朝廷的运输,否则辽东也是待不下去的。建奴想要在那里活下去只能向关内劫掠,然后用劫掠的财物和晋商换粮食,否则他们也得饿死人,但他们人口有限,就算想占我大明之地,最多也不限于河北,其阖族内迁尚不能填满一个顺天府呢!难道他们还真想蛇吞象?”

曹友义说道。

“他们是没有多少人口,但他们和这北方士绅加起来就不一样了,北方穷还是江南穷?”

杨庆说道。

“那当然是北方,江南之富哪是北方能比,北方还大批饿死人呢,江南都不稀罕种田,直接改种桑养蚕向海外卖丝绸,那银子跟流水似的落进腰包里,大明一年岁入恐怕都未必比得上江南一个大的富豪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