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势如破竹

天子口谕,尚书草诏,相国核准、用印,是年十月,汉国以皇太弟刘乂为行军元帅,御史大夫陈元达、金紫光禄大夫王延、前太尉范隆、前大司马刘丹为将,发精骑六万,号称二十万,离开都城平阳,南下抵御北伐的晋师。

诏命送至东宫,刘乂拜伏领命,然后瞧瞧从征名单,他就有点儿迷糊……四名副将当中,只有刘丹一人是匈奴族将领,其他三个都是中国人,而且纯属文士,范隆虽勉强有过从征经验,也从来没打过胜仗——我第一回上战场,你不得多派几名沙场宿将辅佐啊,派一票官僚来能有蛋用?

隔了几天,刘乂前往校场点检士卒,这下子彻底出离愤怒了。

号称给他六万精骑,其实匈奴本部骑兵只有不到三千人而已,其余各族的步卒两万余,多是些老弱之辈,小的还不到自己肩膀高,老的连胡子都全白了……最可恶是另调三万氐、羌从骑,那都是按其各部总人口算的,真正能够带上战场的估计连两成还不到……

刘乂急派自己的东宫太傅崔玮前去相国府提出抗议,刘粲却连见都不见,只命靳准出来敷衍,说太宰刘易和大司空呼延晏要率匈奴兵防堵北方的刘琨南下,皇城宿卫自不可动,新设十七营(辅汉,都护,中军,上军,辅军,镇、卫京,前、后、左、右、上、下军,辅国,冠军,龙骧,武牙)也必须留镇京师,根本就不可能派给你啊。兵就这么多了,爱用不用——难道皇太弟打算抗旨不遵么?

崔玮怒气冲冲地空手而回,便与同僚太师卢志、太保许遐一起求见刘乂,说:“南军号称十四万,料也不过五六万而已,若真出六万精兵与殿下,即无宿将,亦不难摧破之。但相国所与,竟然只有这点点老弱残兵……且不按例与殿下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名号,却生造什么‘行军元帅’衔出来,恐怕难以调动沿途兵马……此意分明欲害殿下!”

随即三人就劝说道:“往昔主上以殿下为皇太弟,不过是借殿下的声望,以安众心罢了,其实属意晋王(刘粲)久矣。相国之位,自从魏武以来,便非人臣当居之官,主上本发明诏,置之以为赠官,如今却又突然授予晋王,使晋王的威仪超迈了东宫,复置太宰、大将军及诸王之营(宿卫十七营都以刘聪诸子为将)为其羽翼,则殿下之不得立,其意甚明了!

“若仅仅不得立还则罢了,只怕不测之祸就在眼前,殿下应当早为之备。如今诸王年齿尚幼,十七营之兵可以轻易夺取;相国轻佻,遣一刺客便可取其性命;大将军(刘聪子渤海王刘敷)每日出城弋猎,其营也可袭而有也。只要殿下有意,则两万精兵立时可得,便即擂鼓以攻云龙门,宿卫之士孰敢不倒戈相迎?大司马(刘曜)在外,不足为虑也。”

然而刘乂却下不定发动政变的决心,沉吟良久,最终还是斥退了崔玮等人,召陈元达等四名副将前来商议。前太尉范隆不禁苦笑道:“我等皆与相国有隙,且曾上奏请罢靳准等,勿使中官干政,相国此举,是欲将我等一网打尽吧。”御史大夫陈元达可算是胡汉朝第一的诤臣,当场怒不可遏,直接命车入宫,要去向刘聪告状,却意料之中地被王沈、宣怀等人拦阻在了殿门之外,饶是他喊哑了嗓子,终究于事无补。

陈元达黯然而归,众皆沮丧,最终还是前大司马刘丹发话了:“主上为群小所蔽,困居深宫,军国事一以委之大单于,而大单于欲取殿下自代之心……嘿嘿,所谓‘路人皆知’。大单于此举,分明欲坑陷殿下……”

陈元达气哼哼地插嘴道:“贼势方炽,此际但谋私利,败坏国事,难道这社稷只是陛下与殿下二人的社稷,而非他刘氏所共有吗?一旦社稷倾危,他便做成了天子,又有何面目去祭拜光文皇帝(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