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造反(第2/3页)

因为他们的家族很小,又投入了大量的俸禄经营土地,墨家这一次入楚动的是那些大封君、大夫以及整个分封体系的利益,和他们关系并不太大,反倒可以看作是楚王改革的延续。

不少人对于熊良夫派了一个宠臣的行为相当不满,这种不满又是有些戏剧性的。

其一,楚王的王权并不神圣,集权不成功之下,楚王的神圣性难以保证,而且还是贵族政变上位。

其二,贵族血统制度深入人心,虽然这些年开始质疑,但质疑需要一个过程。

这就导致新军的军官们有种很奇怪的心态:

如果这一次统兵的是真正的大贵族,因为之前的血统制度的传统,他们会接受。

但这一次统领他们的居然是楚王的禁脔宠男,这倒是“贵无恒贵”了,但要军功没有要能力不知,然后楚王的王权还不神圣并不能做到王命即法,反倒是引来了新军军官们的厌恶——要血统没有,大家都是一个样的,那你凭什么能上去?

种种因素之下,夜里这些军官们的串联极为成功,而旧时代下的统兵模式,也使得这种串联几无阻碍。

当夜,混乱不堪的城中便有各种流言,混迹其中的一些墨者也很自然地开始了推波助澜。

有说楚国这一次必败,要焚烧邾城为王公贵族们逃窜争取时间的。

有说墨家是来建设乐土的,之所以和楚国开战是因为王上无道反动政变。

几番流言之下,夜间城中竟不能安静。

第二天一早,几名军官便一起去见了负责守城的楚王新宠。

楚王新宠昨晚忧惊一夜,不知城中情况,待那几名军官抵达后,连声催问是什么情况。

这几名军官暗穿皮甲,配剑而入,先行发问道:“将军可知城中谣言?有说要准备焚城为焦土的,可有此事?”

楚王新宠不答。

军官又问道:“将军,若真有此事,恐为墨家所厌,以致上诛不义令。放火焚城却不疏散民众,此为战争罪,菏泽之盟犹在啊。”

“若真要焚城,何不立刻开城门疏散民众?”

楚王新宠道:“敌军不远,此时开城门疏散,必有大乱。况且人心浮动,如何守城?”

“此事非王命。但为臣者,当为王忧。墨家大军锐不可当,唯有焚城,方能阻碍。堆积柴草,是为忠;焚烧城邑,是为大义。”

“墨家侵入,事已至此,凡为楚臣,皆应死而报君。民不愿为忠君而死,我们便帮他们死。”

“汝等富贵土地,皆为王赐。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你们执行便是。”

军官问道:“我们的妻儿父母,可命人去护卫逃离?王上奔走,我们死守于此,焚城之后,墨家围城,我们岂能存活?”

“王公皆走,他们是人,我们的妻儿父母便不是人吗?”

这话顿时让楚王新宠勃然大怒道:“尊卑有别,你们的妻儿父母岂能与王上相比?值此国难之际,不思牺牲报君,却先求利。你们都被墨化了吗?小人求利,天下大乱,就是因为你们这样的人。”

“大战在即,乱我军心,当斩!”

他欲抽剑,不想质问的那名军官先抽出短剑喝道:“报君王?那是你们这些王公贵族的国君,可不是我们的!”

“老子在洞庭苍梧厮杀的时候,你不过靠卖臀苟活,论及武艺,我便让你一只手!”

楚王新宠大惊,喝问道:“你们是想谋逆造反吗?”

领头的军官大笑道:“我曾闻,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韩赵魏三家分晋,天子认可;田氏取代姜齐,天子封侯;王子良夫政变为王,你们也都认可。”

“我看这天下,分明是鼓励谋逆造反。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公贵族反的,我们便反不得?”

说罢上前,一剑刺中楚王新宠的心口,旁边几名军官也立刻发作,连杀七八名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