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封信的旅途(下)(第2/3页)

因为缺口处之前还未扩大,兵力不能展开,所以也就是打开缺口第一天死在这里的一些人。

人群中的一个伍长摸了摸怀中的信,想着怎么才能有机会把信送进去。

后事他倒是不必多考虑,家中父母已经亡故,也没有娶亲,同伍的几个人和他差不多,都算是韩国的第一批“职业兵”。

同伍的人也都是墨者,翻转尸体的时候心里对于这种不义之战更是厌恶。

郑国小国,没找谁没惹谁,魏韩就是觊觎人家的土地财富,便要杀人。杀郑人也杀自己人,这些死在这里的士卒的命,按照墨家的说法都该算在主张开战的魏韩君侯身上。

伍长甚至能够想到,占据郑国之后,如果韩国选择把都城迁到新郑,又将带来多少苦难。

如果韩国迁都,那肯定要顺带着一大批的韩人一同迁来,否则在和韩国有血仇的郑国国都上缺乏韩人,韩侯也要胆战心惊。

既要迁人,那么就得有人迁走,迁来的韩人不可能喝西北风,得有土地。

郑国被灭,郑国的公田、俸田、贵族封地肯定是归属于韩国的,但是土地上的人却不是韩人,这就需要互换:将这里的人赶到韩国旧的封地内做农夫,再把一些韩人迁徙到这里。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破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迁民,这是自古以来理所当然的事。

但也偏偏是这种理所当然理应如此,让越来越多的接受了百家学说启蒙的人开始对贵族的存在充满了仇恨,并且随着这种懵懵懂懂的自发仇恨延伸,逐渐理解了旧制度旧世界的不合理。

持着信件的伍长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于大义的,也是利于自己的,毕竟自己的利益只有自己能够争取,而利天下最终才能利自己。

哀叹过之后,他想的只是怎么把这封信送进城去。

贸然跑过去,城上的人必然会选择用火枪弓弩射杀,五十步的距离不是那么容易跑的。

随着旁边的尸体逐渐清理干净,天也逐渐黑了,伍长忽然想到了自己该怎么做。

就在后面让他们快一些的呼喝声传来的时候,伍长和身边的同袍伙伴们忽然放下了手里的尸体,向前走了几步。

一条白色的棉布从伍长的怀中摸出,扬在手中高高飞舞。

他没有选择快跑,因为如果快跑,可能会遭到城上的攻击。

在身前身后那些人错愕的目光中,五个人开口用韩地的方言唱起了一首歌。

他们相信,不管守城的那些人是泗上的还是郑国的,不管能不能听懂他们这些方言在唱什么,但只要唱出来,便会让人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这是一首很欢快的小调,在这样的布满恶臭和死尸的傍晚唱出来,仿佛太阳又升起来了驱赶走了这些恶臭和昏暗。

“啊,都会好,都会好,都会好!”

“庶民们今日一遍遍唱个不停。”

“啊,都会好,都会好,都会好!”

“纵然还有人想要害天下,一切都会平定下。”

“庶民的敌人惶恐不安很害怕,我们却说太好了。”

“啊,都会好,都会好,都会好!”

“昔日子墨子仿若在预言,唱着庶民的歌调,告诉天下人:”

“啊,都会好,都会好,都会好!纵然还有人想要害天下,一切都会平定下。”

“天下的庶民沉默千年,如今该让蠹虫们悔罪认错。”

“啊,都会好,都会好,都会好!蠹虫们该为不属于他们的财富认错。”

“啊,都会好,都会好,都会好!追随《乐土》的箴言,万民制定天下法,啊,都会好,都会好,都会好!”

“我们要让蠹虫们屈膝,要让庶民们扬眉,啊,都会好,都会好,都会好!真正的道义会指导我们。”

“啊,都会好,都会好,都会好!”

“庶民们今日一遍遍唱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