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战略与战术(上)(第2/3页)

兵贵神速,尤其是这种干涉战争,泗上选择了南北对进的包围战略,肯定是为了一网打尽,又怎么可能拖下去?

只有他们这些人都死了,宋国的制度变革才没有阻碍,也不会被各国再找到代言人借口。

这一场残酷的围城战已经不可避免,皇父钺翎心想,以墨家之盾,防墨家之矛,能否守住,只有天知道了。

城中士气低落,虽然有些人狂热地认为这是一场大义之争,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战车士人主宰战场的时代过去了,依靠这几十名狂热的士人,并不能主宰一场战役的胜负。

墨家善于攻城,善于守城,城中能够想到的守城方法,墨家一样想的到。

出城野战是自寻死路。

皇父钺翎心道,各国诸侯都是目光短浅之辈,当真可笑。

……

半个月后,沛邑军团和彭城军团已经肃清了宋国的其余抵抗力量,二线的轻骑兵部队和一部分步兵驻扎各地维持秩序,两个野战军团会和于砀山附近。

这一次砀山之战的主帅被任命为六指,六指可以调动的力量,包括六个步卒师,一个炮兵旅,一个工兵旅,外加一部分正规和非正规的骑兵,以及一个专门的攻城重炮部队。

砀山附近的一些小城邑的争夺战还在进行当中,逐渐肃清了周边的敌对力量,攻打砀山指日可待。

“六帅!有急令。”

参谋展开一张纸,说道:“巨子说,这一次攻打砀山,会让齐、楚、魏、韩各国的使节观战。这一战一定要打好。三日后,各国的使节就会前往军中。”

“此外,还有一道绝密的命令,要求师以上的军官才能阅读。”

正在盯着砀山城防图琢磨的六指接过第一封命令,倒是并没有多少意外,这也算是执干戚而舞而服蛮夷的套路。

至于第二份绝密的命令,六指展开之后,和身边的几名军团级别的军官看了一下后,便命令开了个会。

这命令是战略上的,诉说了一下泗上中央关于这一次让各国使节观战的目的。

上面希望利用这一战,继续拖延大战爆发的时间,尤其是通过这一次攻城战,让各国陷入修堡垒、重修城防的沉重负担下,以便能够继续激化各国的内部矛盾、同时使得各国在边境重要城邑的城防体系升级之前,不会动和泗上开战的心思。

待六十多名副师以上的军官干部们聚齐之后,六指主持了这次战前会议。

“上面的命令,是让我们在八月十五之前,务必攻下砀山,也就是只给了我们一个月的时间。”

“其目的有二。”

“于敌,魏韩齐等国,如果要干涉,那么必然要等到秋收秋种之后动员全部的力量。八月十五之前如果能够攻下砀山,各国罢兵和不干涉的可能性更大。即便他们不罢兵坚持干涉,我们也可以做好准备。”

“于我,秋种秋收,这是大事。如果魏韩不干涉,我们也可以解散动员,抓紧农业生产。”

“总而言之,八月十五是个重要的节点,不管其余诸侯是否干涉,八月十五就可以看出结果了。”

“另外就是各国使节前来观战的事,这一战我们不但要打好,而且要减少伤亡,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攻下砀山,同时又要使我们损失不至于太大,可以修整后直接再战。”

“关于这个各国使节观战一事,让咱们的墨家代表谈谈。”

右侧的军团的墨者代表也当仁不让,侃侃而谈道:“昔者,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上古之世已经过去,逐于智谋的中世纪此时也已无用,列国纷争,天下大乱,最终依靠的还是枪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