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壮士断腕(第2/4页)

“如果泗上出兵,那么魏楚韩各国必然也会出兵,到时候便可以引以为外援。”

皇父钺翎哀叹道:“我只怕如此,宋分两地。魏楚韩与泗上焦灼,到时候他们那些大国密谋,便将宋地一分为二,这就是我的过错了。”

“我在商丘起事,其目的就是为了动刀杀人,倒逼那些庶民作出出格之事,令各国震动。可现在若是分宋……各国只怕另有心思,未必不会选择和墨家妥协。”

“我早就说,什么分封建制礼法治国、什么民为神主选贤为天子,都是一丘之貉、并无二致!都有吞并宇内之心,并不会因为制度的区别就对放过宋国……”

那谋士道:“主公勿要急躁,此事不是魏楚韩想和墨家媾和分掉宋国就可以分掉的。魏韩楚不想打,我们可以逼着他们打。”

“待退回封地之后,立刻清洗封地之民。但凡有口称平等、贵族为蠹虫、分地、尚贤、贵不恒贵贱不恒贱之人,皆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错过一个。”

“包括那些公开身份的墨者,统统车裂绞死,届时再写檄文一篇,痛斥墨家之万恶。”

“主公不要忘记泗上墨家的行政方式,他们既说民为神主,又向来喜欢煽动借用庶民的力量,却也一样最容易被民意所左右。”

“到时候,就算是鞔之适等人不想打、只想分掉宋国,可到时候泗上民意涛涛,他这个巨子不打,自然有愿意打的人会收拢民心,到时候鞔之适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退兵弭兵妥协之类的提议,必将被泗上民众视为‘害天下’,人人欲战,鞔之适等人不想战也不行。”

“到时候,泗上大军来袭,魏楚韩难道会放任墨家独占宋地?这便是用墨家逼着魏楚韩出兵、而想要逼着墨家出兵就要利用泗上的行政方式。”

“民众参政,固然可以民强,但也一样会有反噬,民意左右政策,那就不是鞔之适等人可以控制的了的。”

“只要魏楚韩参战,齐越必出兵,到时候泗上纵然善战,也未必能胜。而且届时,我等杀了那么多人,墨家必然不会同意弭兵,不打到最后一个人他们绝不会罢休,因为他们若是罢休,那么就等同于失掉了他们所谓利天下的大义,便不能再收拢人心,泗上就会先乱起来。”

“魏韩楚想要制衡墨家,必然要留下宋国,因为如果他们可以灭宋,墨家灭宋似乎也非是罪责,他们需要保留宋国,以求礼法大义,这样才可以与泗上对抗。”

皇父钺翎闻言大喜,拍手赞道:“此言大善,是我乱了心思,竟没有想到。”

“只要我们杀的人多,墨家必然和我们不死不休,哪怕是分宋这样大为有利泗上的事,泗上的民众也必然不会同意。谁让墨家一直借用煽动民众之力,这正是他们的弱点。”

“只要他们不弭兵分宋,魏楚韩也必会为了宋流尽最后一滴血。若不然,泗上独得宋地,魏楚韩起不知唇亡齿寒之危?”

“而且,到时候我们先做反墨檄文,我们也不求魏楚韩出兵,而是等他们主动出兵。”

“我们不求,他们若出兵,那就是以同意我们反墨檄文的理由出兵。到时候,便是不想战,也得战!”

“求他们,他们推三阻四,反倒多要城邑为贿;不求他们,他们也一样要出兵,而且不是为救宋而出兵,是为反墨而出兵。”

“此言大善!大善!汝之建言,可值千户之封。”

那心腹谢过后道:“我出言,非是为了俸禄封地,而是为了我心中的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贵贱有别,天地之理,不可撼动。”

“我早就觉得墨家之言必会祸乱天下,只恨诸侯短视,不能齐心,借此机会,正可圆我心中报复,又可成全我心中的义,正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