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可撼动的力量(五)(第3/3页)

若说实话,那定然是杀了田午,和墨家和谈,你退位,我继位啊。

但朝堂之上,最不能说的,就是实话。

于是田剡道:“此事,不若邀各国调停。”

“效践土之盟,元咺指罪卫侯事。”

“昔年践土之盟上,元咺和卫侯的辩护士荣争辩,秦、齐、鲁、宋、蔡、陈、莒、邾诸国都认可元咺,只有卫侯自己投了自己无罪一票,这其中自然有晋国势大各国折服的缘故,但若是审判辩护阶段士荣可以为卫侯脱罪、亦或是秦、齐、鲁、宋、蔡、陈、莒、邾等国都投卫侯无罪,那只怕卫侯也不至于会被关进大牢。”

“墨家虽兵锋正盛,难道会和天下各国为敌吗?”

“如今魏人正强、楚人素与我盟,当年大梁之战,齐亦遣战车两千救援,此恩楚王尚且未报。”

“邀魏、楚、宋、韩、赵、越之君,遣派使者,会于齐墨。”

“效昔年元咺之事,选一能言善辩之士,作为午的辩护,在诸国使者之前,与墨家的指认辩护,只要能够辩护成功,再私贿各国,午便无忧。”

田剡一副忧虑兄弟的诚挚神情背后,隐藏的却是对各国态度的琢磨,以及对墨家那个诛不义令话语的琢磨。

他想,墨家不是先和各国商量之后才下的诛不义令,而且以墨家的行事诡异,他们的义和天下的义不同。

到时候,按照如今天下贵族的义,田午无罪;可按照墨家的义,田午当诛。

这怎么辩护?

就像是墨家说花是绿的而草是红的,他们甚至定义为如草叶颜色的就是红,那你跟他们辩论说草是绿的,难道能辩的下去?

墨家最为重义,他们若是放了田午,便等同于放弃了自己的“义”,莫说能言善辩之士,就算是让烛之武、申包胥、文种这样的人物复生,墨家也不可能退让的。

田午必死。

田剡心想,嘴上却道:“如此,必可救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