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四)(第3/3页)

说到将来的美好生活,两个人的感情也就拉近了许多。

几日后,庶轻王回了村社,安排完了村社的一些事,又将需要服役的村里年轻人带回了沛邑,之后就开始忙碌起来。

旅内的人员补充完毕,他这个连一百五十人,摸过火枪的只有十几个,没服役过的新人四十多个,墨者和候补墨者加起来一共七个人。

火枪还没发下,他就先去参加了学习,结果第一课学到的,他这个连代表要多和士卒聊聊家常,庶轻王不禁想到了和於菟闲聊的事,心说确实是这么回事。

回到营中,便开始了操练,有专门的墨者在连队帮助训练,最开始都是些队列、军令之类的事。

十月中旬的时候,火枪终于发了下来,一百五十人的连队,就发下来了三十支火枪。

现在军械严重不足,作坊正在全力忙碌,至少要到明年三月才能配备完全部的火枪。

连队还发了一堆的竹子,暂时用来训练,靠这四十支火枪也需要每个人都学会操用。

听说就是这样,到明年四月份恐怕依旧不能配齐。如留邑、滕国的那几个旅,完全都没有火枪手的编制,而是全旅都是矛手。

第一和第二旅依旧再用那种沉重的大火枪,配齐了每个旅四个连队火枪手的旅也只有七个,剩下的要么缩编火枪手,要么就完全都是矛手。

庶轻王拿了一支新发下来的火枪,掂量了一下,发现确实比之前的那种大火枪要轻了不少,但是长短还是差不多,构造也基本相同,仍旧是铜蛇勾火绳的。

枪管的后面,依旧和墨家工坊里其余的东西一样,刻着一行小字。

“军械部曹遂监、匠梓制”,后面还刻着一行日期。

庶轻王知道,这个曹遂和梓都是个人名,他当然不知道是谁,但却知道若是火枪出了一些极为严重的问题,这两人是要负责的。

於菟倒没看这支火枪上的字,拿到了新火枪后,立刻到营地里装填打了几次,看起来颇为满意。

庶轻王心想,听闻最多到明年七月就要开打,这不到十个月的时间,要把这一连百五十人都训练的会开枪,也不知道能不能完成。

自己如今还不会,可要抓紧时间多练练,总不可被人嘲笑说他这个连代表都不会用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