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借力复国岂如前(六)(第3/3页)

适在商丘一战的时候提出过不少临机应变的想法,牛阑邑一战也证明了自己独当一面指挥数千人守城的能力。

火器马镫之类的运用和一整套战术都是他总结出来的,虽说算是“纸上谈兵”,但比起那些不能谈的人还是要强。

从滕地回来之后,适便闷头编写了作战计划,并在十月份送到了墨子那里,召集已经知晓消息的墨家高层讨论。

攻取滕地,适决定采用挖掘坑道接近城墙,靠近城墙后挖掘坑道埋藏火药炸毁城门的方式破城。

但是为了减少伤亡,他希望利用滕地的地形,打一场埋伏的歼灭战。

西南一侧,是滕城最为开阔的地方,那里也是最适合攻城的地方。

南北两面,荆河和小荆河环绕,不利于攻城。

东北侧小荆河与荆河有一处最狭窄的靠近处,形成一个垭口,如果围住西南角猛攻,以火药炸开城门,越人必然惊慌。

滕国内尚有内城,越人见到城门被炸,必然知晓内城也守不住,定会从东北面窜逃。

这算是围三缺一,逼着越人不裹挟滕地农兵自行逃窜,而在东北角荆河与小荆河的垭口处埋伏一个旅,足以全歼在滕地的越人,而且还可以减少滕地百姓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