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章 诸侯侧目市井谈(六)(第3/3页)

说罢,又将腰带围好,手指在凹面夹角的城墙附近一点,说道:“攻城门,左中右三面均可攒射,焉能攻下?”

“只不过册上说,牛阑邑只是数月堆砌而成,真要是按照上面说的建成多芒多角的样式,我也难以攻破。”

“为将者应临机决断,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不应遵循旧法……”

剩余的话,他没明说,实际上亲信也听懂了。

吴起在说公子击为将的水平和自己差太远,名声传遍,不过是借助国势而已,要让公子击这样的水平去当年他守御的鲁国和齐国交战,恐怕早就败亡了。

自己若是带兵,纵然也难攻取,但也不会伤亡那么大,更不会遵循旧法猛攻城门。

说罢,又问亲信道:“那册上说,这需要几何九数之学。九数我通晓,几何之学,又是什么?”

亲信在市井间打探过不少消息,笑道:“墨翟木匠出身,多用规矩方圆。几何,似乎便是规矩方圆勾股长短……”

看了看案几上的腰带,亲信又道:“如你刚才以腰带长短相较,那就是几何吧?多长、多短?墨家人似乎不需要比,只以九数算即可。尤其那个名适的,据说最通此技。”

吴起嗯了一声,缓缓道:“这样的学问,守城攻城均有大用。倒是应该告知君上,多派遣人前往沛县求学。”

又考虑到马镫火炮等器械,吴起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叫亲信准备纸笔,要写一封信建议魏侯。

正要书写,魏侯的使者到来,迎接之后,便将魏侯的意思传达下来,又多说一些奖励安慰之语。

吴起琢磨了一下,明白了魏斯的用意,暗赞这倒是战胜于朝廷的妙计,加上自己刚刚打了秦人一次,秦君又薨,就算内部不乱五年之内也休想再染指西河。

他想,应该是魏侯准备用他为将,攻楚。一则魏侯已老,如今韩赵两家同时受封的两位都已亡故,也不免担忧后事,不太可能再让公子击出征了;其次便是……恐怕攻楚这件事,也非得他吴起才能做到威震天下,借助王子定的继承权,一举让楚国衰落十几年。

若能做成,也算是报答了魏侯的知遇恩情。只是,楚人现在又在做什么呢?他们会放弃韩赵君亡、郑人背盟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