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星芒璀璨万骨遗(五)(第2/3页)

这不算是对盟友下手,入王子定算是天下公事,而郑韩本身还有国君私仇,公私分明。

这一点也算是师出有名,道义上可以说的过去。

至于深入楚地配合入王子定的偏师,驷子阳却不担心。有公子击在那,魏国不会放人郑韩两方打起来,必会让双方保持和平。

韩国把都城安在阳翟,摆明了就是准备攻略郑国,因为韩国除了朝郑国扩张外并无发展空间,这一点是驷子阳内心很清楚的。

驷子阳的目的极为明确,利用魏国需要王子定所必定调停郑韩争端的机会,围韩都城迫使会盟,随即挥兵东进,趁着楚国无暇顾及的时候,一举夺取楚邑中牟,将郑国的酸枣、阳武、桂陵等飞地连在一起。这是郑国唯一可行的发展空间,否则迟早要被三晋和楚锁死。

向西,郑国也没有扩张空间,总不好去打周天子,这是自取灭亡。

毕竟礼制还在,三晋也刚封侯,总要给周天子个情面,或许还巴不得有这样天下大义的借口。

一旦计划得逞,与韩人盟、夺取楚中牟将郑国飞地连接在一起,驷子阳便可以立刻宣布支持墨家的中原弭兵会盟,仍旧以弱邦小国受害者的身份获取墨者的支持。

如今,四万余郑国精锐在国都集结,轻装前进,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度过颍水,直接围攻韩国阳翟,让韩人来不及反应。

如果韩人与郑成盟,那就最好。如果不能,那就击破阳翟,逼迫韩人成盟。

最不济,也可以等到魏人出面调停。这种时候,魏国是最不希望郑人跳反的,而且魏国对于韩国在郑国的扩张也颇为不满,韩国得到了郑,或是有能力挑战魏国霸权的。

如今三晋小兄弟并不齐心,赵人即便面上交好,可这一次出兵伐楚已经算是翻脸,根本不愿意再给魏人当在中原扩张的马前卒,更不愿意帮着魏国做大霸权。

楚人一旦衰落,韩人也难说,可是魏国为了长久考虑又不得不削弱楚国,两难之间,郑人此时的态度就至关重要。

郑国局势诡谲,驷子阳心中清楚,自己只能胜利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太宰欣与郑公就会抓住机会扳倒自己。

而即便当年子产死后乡校被毁,郑人议论国政的习惯依旧不改,驷子阳也清楚郑人对于伐楚心怀不满。

郑楚同盟多年,一直依靠楚国才能压制三晋,而且之前郑国也没有两线作战的能力。

与韩国的血仇是能够说服郑人的,于是才有了负黍之战大破韩军,如今讨伐韩都还能收服民众之心。

这一切都是在赌。如果驷子阳作为执政,没有大国之心,并不需要赌。

可他却有大国雄心,偏偏郑又狭小,这一次晋楚开战就是驷子阳看来郑国最后的机会了。

怎么说……郑国也是第一次射伤周天子的诸侯,祖上也曾阔过。

于是,在晋郑联军出征鲁阳后的这一天,一场关于郑国未来、关于驷子阳家族未来的豪赌就此展开。

……

鲁阳。

牛阑方向有楚人的斥候,鲁阳公清楚现在牛阑邑的情况,也知晓了之前牛阑邑的一些变动,甚至包括他的那些贷款和利息被墨家用来收买人心。

他默许。

因为他真的分得清楚大害和小害。那些钱息固然肉痛,可这一次晋郑联军直奔鲁阳而来,作为他的封地和根基,只要能够守住,莫说只是些钱息,就算是再多的金玉他也愿意承受。

前天的战斗已经被斥候传到了鲁阳,晋郑联军首日攻城失败,损失惨重,当日还收拢尸体。

墨家众人守城的能力鲁阳公相信,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

既然墨家众人善守,那么自己就可以继续等待,继续等晋郑联军消耗力量,等牛阑流干最后一滴血。

然后他再率领鲁阳的兵力邀战晋郑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