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游士之沛救世端(一)(第2/3页)

……

天下风云的变幻,永远是人们猜不透的。

原本看起来将要实现的中原弭兵,因为楚王遇刺一事,变得扑朔迷离。

一轮新的晋楚争霸,即将展开,战争的阴云已经在中原弥漫。

楚国榆关,阳城桓定君之子正在拜访一位儿时的友人,墨家的孟胜。

作为禽滑厘最优秀的弟子,作为墨家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孟胜在墨家数年前改组之后,就已经算是被适排挤出了墨家的中原决策圈。

名义上他是楚地墨者的负责人,然而墨家的中央在沛县,不断轮换的人员调整,不断派遣来或是派回去同义的墨者只认同沛县的七悟害和巨子,或是各部部首。

这种排挤是无形之中的,是墨家改组之后的正规程序,孟胜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在原本的历史上会是第三任巨子,也就对于这种悄无声息的排挤毫无知觉。

在墨子没有去世之前,孟胜从未想过自己可以成为巨子。

甚至于即便墨子去世,还有禽滑厘,还有七悟害,这些人都是一世人杰,孟胜自觉不能及。

由是,他作为楚地墨者的负责人,已经算是墨家内的风云人物,虽不比那些在墨子身边的人,却也可算是三代墨家众的第一人。

只是,墨子的亲传弟子中,还有一个年纪比他更小,这几年也如流星一般活跃的适,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孟胜既为贵族,父辈又算是桓定君的封臣,自小与阳城君之子交好,阳城君之子来拜访他也并不突兀。

况且,如今榆关这里正在筑城,负责修建的正是墨家的一些人,用以烧制砖石调和泥浆,加强城防。

楚王被墨家俘获、与墨家盟誓利天下之类的传闻,早已经传到了这里,孟胜的身份也就多出了一层平等的感觉。

阳城君嫡子这一次来,是希望孟胜以私人身份出面,帮助楚人巩固榆关的城防。

榆关距离郑都不过数日,郑国内部的消息楚人早已知晓,负责榆关防务的阳城君紧张不安。

郑人已经开始动员,准备出兵,以入王子定的名义进攻楚国,不承认楚王的合法性。

武阳城作为卡入郑国的一颗楔子,必然是首当其冲。

而这一次三晋的反应也是可以预测的,所以方城鲁关一线,不可能调动太多的兵力至榆关一线,以免被三晋打穿南阳盆地,夺取楚之精华。

榆关之师人数不多,在熊当死前,郑人是楚人盟友,而且是有共同敌人的盟友,楚师驻扎榆关更多的是一种态度。

可现在郑人忽然翻脸,榆关的情况也就变得岌岌可危。

使者来报,景氏贾、舒氏共已经率领一部分王师北上支援,但尚需一段时间,只能期待阳城君能够靠着榆关之师抵挡住郑人的进攻。

郑人经过驷子阳的变革,战斗力是有的,几年前刚刚在黄池击败了韩国,兵锋正锐。

阳城君明白在景、舒两族的援兵到来之前,不能够与郑人决战。

可是,榆关与郑,若是疾驰一两日便可到,想不想决战不是他能决定的。

郑人这一次反应极快,因为郑人希望在三晋出兵之前,先得到足够的利益,反正三晋是肯定出兵的。

商丘一战,墨家守城反击天下震动,又有火药等武器,更有对抗十二种攻城的全部经验。

即便孟胜没有墨翟做转射机、籍车、火甬的才能才智,但是守城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阳城君嫡子因此来拜访孟胜,希望孟胜可以出面,组织城防,或者从墨家得到足够的支持。

孟胜在犹豫,因为他知道墨家和楚王之间的盟约内容,这是早早就派人讲述清楚的,他这个墨家在楚地的负责人不可能不知晓其中的内容。

三年之约,三年之后弭兵会成,墨家才会帮着参与弭兵会的国家防守,并且认定主动进攻的那一方是不义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