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二十五)(第2/3页)

“所以,民众们不希望守到易子而食的地步。而询政院虽还未成立,但必须要询问民众的意见。”

“于此事,民众们商量之后,是这样认为的。”

适看着在场贵族,大声道:“以三个月为限,若三个月之内,晋人来与楚交兵,或是楚人退去,或是出现其余可能战胜楚人,则战。”

“若三个月,还未有转机,可与楚人成盟。具体的条件,需要询政院商议,因而还请尽快确定其中人选。”

“这是民众的要求,还请你们商定。墨者只负责应邀守城,至于是守是战,墨者并不参与。”

适先看着宋公,等待宋公决断。

其实不需要看。

子田很清楚这次叛乱民众会参与的缘由,就是因为当年楚人围城以至于城内折骨而炊易子而食的惨剧所留下的恐慌。

如今城内粮仓被烧,城内存粮不够,楚人又学当年庄王之时,在城外收割收获后,补种一些作物,大有在这里长久坚守围城的意思。

这种情况下,宋公清楚之前那些条件,是长远的。

围城的事,才是迫在眉睫的,如果不能够解决,那么民众立刻就会愤怒倒戈。

既然此时的宋公不答应,那就换个宋公就是了,反正公室公族还有别人,国人暴动换国君的事也不是发生了一次,很正常。

于是宋公点头道:“如此,最好。从今日来算,三个月为期,期间还请墨翟先生继续守城,整顿农兵。若三个月,围城还不能解,则与楚人成盟!”

适避开了就在宋公附近的司城皇,望向其余贵族。

大尹等人确实乐于如此,若是晋人前来,到时候司城皇一系便可能有所依靠。

毕竟,晋人出兵,总要提出一些要求,而晋人一旦在宋地驻军,那么司城皇一系就等于随时有了外援。

就算商丘百姓心有不满,但刚刚经历过楚人围城战,此时也不可能继续再支撑一场晋人的围城战。

至于说三个月之内,晋人能否出兵……在大尹等人看来,那是很难的。

想要出兵,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且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晋人除非现在就完成了征召,已经出兵在路,争取在秋季收获之前返回才有可能。

若是此时还没有完成征召,那么在秋季之前就不可能出兵了,终究晋人之前刚刚打过一场大仗。

齐、中山、秦三个方向都在三年之内发生过战争,晋人此时出兵,需要很大的决心。

加之,晋人似乎也没有可能为宋公着想,即刻出兵,只怕还要等到楚人筋疲力尽之时才有可能。

于是大尹等人也道:“为商丘万民着想,正是我们之前动用甲士的缘故。这当然是可以接受的。”

适最后看了一眼司城皇一系,司城皇无可奈何,已经是如今这样的局面,他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晋人能够在三个月之内抵达这个愿想上。

现在虽然盟约未成,可是宋公已经同意三月成盟,大尹一系也同意,民众本身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煽动组织起来的,这时候哪里还能反对。

既然无法反对,他也只好说道:“既然君上与诸君都同意,我又怎么能拒绝呢?”

“楚人素有野心,灭诸姬陈蔡,并不是我结好三晋他们才出兵的啊。”

“我结好三晋,也正是为了商丘百姓与宋之社稷,只是为了万一楚人来袭,三晋可以救援。”

“况且,任地会盟之事,那是先君决定的,又有司星子许等佞臣蛊惑观星改命之说,这难道竟然是我的罪过吗?”

“若说起来,导致这场围城的,还是当年蛊惑先君的司星子许啊。然而他观星有误,以致自缢,这已经不能处罚。”

将民众对自己的怨恨摘除后,司城皇也算是默许了三个月之内成盟的事。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或许三个月之内,晋人大军就会出现在商丘城下,那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