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六)(第2/3页)

长吁短叹的,并非是自己本该成为国君却被驱逐、本该继承君位却被流放的命运。

公子连感叹的是西河战事。

楚人北上争霸的消息,已经传来许久,宋人派来请求援兵的使者也早已到达,这是天下间的大事,这也是晋楚两霸争端的再起。

月前,公子连得到了一个让他喜忧参半的消息。

秦人动员了数城十五岁以上男子,反击西河,配合楚人北上,压制三晋霸权,稳定住三晋击败齐国之后的咄咄逼人局面。

公子连月前有喜有忧。

喜的是,他是秦公子,即便此时的秦君不是他,甚至还伤害过他,但他终究是秦人。

西河,是秦人的痛,尤其是那个曾杀妻求将的吴起镇守西河之后,更让这痛加剧了几分。

如今,秦人终于抓住了楚人北上的机会,显然是与楚人结盟之后互通有无,才出兵夺取的西河。

若是能够得到西河,公子连觉得应该喜悦。

然而,他也一样忧虑。

如果秦人这一次获胜,得到了西河,那么他这个流亡公子,这辈子都没有回到雍城继承君位的机会了。

威望、名气、气势、民心……种种的一切,都将伴随着这一次反击西河倘若成功而让此时的秦君达到顶峰。

他虽是秦人,可终究是希望夺回秦君之位的。

这种喜忧参半的情绪,在此时此刻全部化为了苦涩,化为了无奈,也化为了愤恨。

因为喜的那份喜,破灭了。

因为忧的那份忧,消散了。

那个杀妻求将的小人,再一次战胜了秦军,展开了反击的同时,将西河无忧的消息传递回了魏都,魏人庆贺数日。

从那个道德低下的小人镇守西河开始,秦人的数次反击全部失效,毫无战果。

而更可怕的是,这个小人不仅仅是将帅之才,更是个可以出将入相的人物。

不止是可以治兵,更可以治国,西河在这个人的治理之下,秦人不断逃亡过来。

此消彼长。

公子连苦闷无比。

魏斯善待他,可他也知道魏斯善待自己的原因,只因为他有资格成为魏人的傀儡。

而秦魏的矛盾日益加深,他若将来靠魏人的势力夺回君位,那么自己这辈子都只能投靠魏人,否则根本无法压制本国的贵族国人。

好在,几年前那些身怀本事的叛墨投靠于他,并且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解决方法:不能靠魏人夺位,只能靠秦人内部出现变乱,从而返回。

可秦魏之间终究太近。

魏人有崤关、函谷关、河曲之险,秦人只剩下一片平原,就快要到无险可守的地步了。

现如今西河战事失利,魏斯在庆功之宴上也邀请了公子连,公子连无可奈何只能参加。

庆贺的晚宴上,公子连看到了段干木、李悝、田子方、魏成子、翟璜……等等一众导致魏人强大的贤臣。

这比起西河战事的失利,更让他郁闷。

现如今,楚人围宋,宋人的使者已经入魏许久,在庆贺的晚宴上,魏斯已有表示,不久即将解宋国之围,从而击败楚国,继承晋的霸权。

公子连由是苦闷。

天下数强,三晋一家。齐已败与廪丘、秦已败于西河,若是楚人再败于商丘,这天下又有谁能制魏?

痛饮数杯商人从外地运来的诡异的清冽烈酒,公子连头脑有些昏沉,忍不住想到了当年箕子过殷墟时所唱的那首歌,长叹一声终于忍住。

他看着坐在下首的胜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古怪心态问道:“君以为,楚人可以在商丘击败魏人吗?”

胜绰听这话,明白了公子连的意思。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魏人已经如此强大,又有西河,若是能够被楚人击败,似乎对秦人也有利。

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

也或许,公子连只是苦闷的不知道如何面对魏这个庞然大物。这个有吴起、李悝、西门豹、翟璜等等人才的庞然无比的魏,似乎只能寄希望于楚人击败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