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一章 阵整亦恐虚实扰(三)(第2/3页)

身后,水漏滴答,正在计算时间,那些月光下隐约可见的参照物也影影绰绰。

楚人营地里的火把依次点亮,一些地方的篝火也更加旺盛,因为城外数里之内并无多少木柴,所以楚人营地的篝火一直舍不得烧的很旺盛。

看得出来,楚人选择了最为明智的应对方式:让营地内先明亮起来、稳住军心,让士卒看到身边的同伙同伍之人,免得夜晚混乱大规模逃窜。

同时,又让各个营地坚守,防止出现意外,这也是极为明智的:夜晚越乱就会越乱,只有呆呆站稳,虽然不能反击大胜,却也很难大败。

适只是在计算楚人各个营地火把聚集的时间、计算各个营地从混乱到重新安稳下来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计算一下楚人传递消息的速度。

还有一些耳朵好用的,则在暗暗听着楚人营地内传来的各种鼓声。

水漏的滴答中,适拿着笔在纸上不断地做着标记,偶尔张嘴问一句,后面的人便会准确地报出水滴的时间,来确定楚人的反应速度。

营地都要防备夜袭,只是即便将军知晓,对于这些征召来的农兵而言,想要做到可以防备那是极为困难的。

加上消息传递的极慢,夜晚又极为混乱,楚人的反应不可谓不慢,甚至可以说是慢到了让适喜笑颜开的地步。

不多时,只见楚军营地中心,亮起了许多火把,一些三三两两的火把也正在朝着营地中心聚集,但都是原本就距离中心不远的地方。

那里便是楚王的营寨所在,适去过,也留下了很多痕迹,因而在城头可以大致地判断出来。

然而若是出城袭战,真正在乱阵之中,又未必可以轻易找到。

适看了一阵,就听到在一旁观战的公造冶赞道:“这楚王倒是有几分英豪气。”

适知道公造冶经历过战阵,便问道:“此话怎讲?”

公造冶指着远处那些正在往营地中心聚集的火把,笑道:“别处都是扎营死守,那里却不断聚集,又在移动,人数必然不多。”

“楚王只怕是准备步战,以车广、近侍,以及身边贵族,来驱赶走夜袭的人。”

“若是此事做成……”

公造冶想了一下,笑道:“此事必然做成,今夜只是袭扰,不多时便可撤回,楚王的选择正可博得名声。”

“明日,楚人必然军心大振,楚王也必然获得许多威望……城内嘛,倒也是一样。有你们宣义部,城内也会军心大振。”

适听着这话,不禁想笑,回味片刻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公造冶却摆手道:“不必笑,我说的正是事实。楚王可以宣称自己夜战驱赶走了宋人,你们宣义部也可宣传昨夜出城夜战让楚人胆战心惊嘛。”

“此事若是平日,还是楚人占优:围城一方只要保证士气,终究要比被围的一方坚持的更久,提振军心的事,最好不给围城一方做的机会。”

“如今却不一样,我们又不是非要守到最后……”

适琢磨了一下,明白了许多,又低头写下了几个数字,片刻后又道:“只是不知道楚王身边的近侍车广能集结多少?”

公造冶笑道:“总不会数千之众,越之君子军也不过那些人,楚王身边没有这么多人的。”

“就算有千数之众,也不必担忧。备城门之士,其实很多人若以剑术角力而论,也未必就比各国近侍甲士君子要强。只是成于队列,又有命令知进退左右,城门一旦被攻破,派来的都是些士与贵族,武艺不低,却依旧不能突破。”

适之前并不插手墨者的武装,有些事知晓的并不太多,听公造冶既有自信,也就安下了最后的心,继续埋头记录楚营的应对变化。

……

楚军右翼,那些夜袭楚军营地的商丘之士,杀的兴起,一路推进,并无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