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半岁荏苒弊邑治(五)(第3/3页)

墨子点头,适又道:“越人不比楚人。昔年吴越之争,以煮熟的米做种子,吴人大饥,越人也一定记忆犹新。一些老人幼时尚且经历过,他们不懒惰,所差的只是不晓天志,不能将那里肥沃的土地种植出熟一年则三五年不愁饥荒的手段。”

“先收获的多,日后墨者扎下根基,再谈怎么税赋的事。后者先不急,先把前者做好,让越人多知晓墨者之名。”

太湖周边,本是后世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但此时尚且荒芜,远不如后世落寞的中原。

此时需要的便是依靠技术领先,以技术传播思想,将二者绑定。论起来如今的人口,只要铁器出现,九州一统,实则很容易创造一个盛世。

这六名墨者听了几个月,虽然不多,可是引领吴越的种植业技术提升一个台阶尚无问题。

市贾豚将装着黄金和一些种子的马车赶过来,也嘱咐道:“越人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你们在那活动,先带些黄金,将来适不是说自己可以烧璆琳吗?到时候可要记得把黄金换回来……”

众人知道他自墨者在沛邑行义之时便压力颇大,纷纷取笑。

这六人冲着墨子三拜,又冲着适等嘱托的墨者一拜,赶车离开。

PS:

鸟田的说法,有三种。前两种太扯淡,还是选这种看起来不怎么扯淡的说法吧。大体就是:比刀耕火种稍微高级一点。越国剑很出名,可是农具什么的直到战国末还是骨木为主。战国水晶杯应该也属于越人贵族,连云港附近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矿,但是技术人员应该是那些被灭的小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