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重获“自由”(第3/4页)

早知今日,当初他还不如不顾一切带大军回去救汴梁城、救他的父兄、救他的族人、救刑秉懿和他的妃嫔以及她的五个女儿!

那样的话,他绝不会活得如此窝囊!

只可惜——

这世间并没有后悔药卖!

所以,静静的站了一会之后,李构好言跟一旁的侍女说:“烦请您帮我把这桌佳肴装好,陛下将它赏赐给我了。”

侍女听言,拿来餐盒,将李衍等人吃剩的残羹冷炙全都装上,然后交给李构。

李构接过餐盒,然后拎在手中,跟随押送他的侍卫又回到了软禁他的地方。

这是李构最后一夜被软禁,明天他就将重获“自由”。

……

大统四年,二月中旬。

王彦亲率大军攻破了宋军坚守的最后一个城池,并在巷战中手刃了宋王朝最后的死忠唐重。

川陕地区彻底光复了。

随后,在朝廷的命令下,吴玠亲自坐镇蜀地,王彦坐镇陕西,而张宪则率领大军继续西进,准备收复陇右都护府。

陇右都护府是北宋行政区,宋王朝时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靖康年间因金人入侵、西夏占领西宁、吐蕃人反叛,而被宋王朝废弃。

公平的说,宋王朝废弃陇右都护府,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这陇右,形势相当复杂,西夏、吐蕃、于阗、高昌回鹘将那里围上了,虽然当地的人汉化程度非常高,但向来是,谁强,他们就依附谁,谁强,谁就主政那里。

经过宋神宗到宋徽宗宋王朝数代皇帝数十年的努力,二十来年前,赵佶派王厚、童贯终于完全收复了宕、叠、洮、岷、河、临(熙)六州,使宋王朝幅员增加了两千余里,在青唐政权和宋朝交界的秦州地区,有二十多万吐蕃部落民归附宋朝,唃氏之地,悉数为宋王朝的郡县,将自唐代后期就一直被吐蕃占据的熙、河等六个州重新置于中原政权的治下,终于灭亡了这个相传六代的西北地方政权,完全占领了河湟地区,也让宋王朝得到了一个产马良地。

只可惜,靖康之役爆发,让陇右之地又变成了一个无主之地,残宋、西夏、吐蕃、于阗、高昌回鹘在那里又开始逐鹿。

当初,在宋王朝准备出兵收复陇右之地前,宋神宗朝官员王韶向刚刚即位的宋神宗上呈了一份全面阐述对西夏战略的计划。

在这份被叫做《平戎策》的计划里,王韶为宋朝在西北的百年顽疾开出一剂猛药——想要打败西夏,就必须先占领附近的河湟地区。只有征服了当地的吐蕃部落,才能切断西夏的侧翼。进而一举消灭可恶的党项政权,解除宋朝的西北边患。

由此不难看出,大中朝廷派兵收复陇右之地,其实也是剑指西夏。

……

一个月后,也就是大统四年四月,岳飞命人打造的五千艘能适应洞庭湖水战的战船全部造好,然后下令水陆并进攻打杨幺叛军。

岳飞亲自布阵:分兵封锁湘阴、桥口、益阳、公安、南阳渡等湖区诸要津,令杨沂中率军趋鼎、澧,自上游袭取杨幺、夏诚等寨。

五月,杨沂中至鼎州,先遣降人杨华为间,入寨潜结杨么属下,诱降义军,同时,置寨列舰,实施军事威胁。

六月初,叛军龙阳汛州村大寨首领杨钦领所部三千人及战船出降。

不久,其余大寨首领刘衡、金琮、刘诜、黄佐等亦举寨相继就招。

叛军大部被瓦解,唯杨幺、夏诚仍据寨自固。

杨沂中知湖区地势艰险莫测,且叛军的车船很难对付,遂先遣人开堰闸泄水,放木筏堵塞湖中诸港,散青草于湖面,以滞车船,继以杨钦为向导,率军进围杨幺寨。

杨幺率众突围,力战失利,被俘杀,余众被歼殆尽。

夏诚死守其寨,亦被官军攻破。

至此,钟相、杨幺叛军被完全剿灭,大中彻底完成了初步的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