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雷劈泰山(第2/4页)

工部尚书方孔炤沉吟着,道:“皇上,臣认为,编修圣人经典,事关重大,还需谨慎,徐徐图之,倒是报纸,臣认为,或可大用。现在凡是读书人,就没有不读报的,可抛出一些话题,由议论而上,再而决……”

刑部尚书钟阳生,道:“皇上,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付诸行动,臣认为,就当前情况而言,宜早不宜迟。”

其他人相继开口,基本上是揣摩出了朱栩的意思,态度是相当的一致。

朱栩“嗯”了声,转向孙传庭,道:“孙阁老,你有什么想法?”

孙传庭道:“臣认为,单单靠教育是不够的,我大明的倾败,不只在于思想的颓堕,臣认为,我大明礼法方方面面也有些问题,需要作出改革,皇上今天提出来,臣也请圣谕,臣打算在内阁设置革新司,专门来对我大明的礼法进行检视,整理出新,合乎我大明现状,未来的礼法……至于教育方面,臣打算以皇家政院为首,联合礼部,翰林院等,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在三年内,颁布新的成文经典,刊行天下……”

孙传庭作为“首辅”,他的话基本一锤定音了。

朱栩心里大是爽快,没有毕自严时候那般的费劲,很满意的道:“嗯,那就依孙阁老所请。对了,张尚书说的也没错,有些事情不能公开来讲,但有些事情,必须要敞开来说,凝聚力量,持之以恒的去做,不能蛮干。”

孙传庭明白朱栩说的是这件事,这件事确实需要很多人来背书,篡改圣人经典,那是大忌中的大忌,需要小心翼翼的试探,徐徐图之。

“臣明白。”孙传庭道。

朱栩笑着,看着满桌已经凉了的菜,转头向曹化淳道:“撤下去温一下,对了,过几日朕要宴请所有在京的外国番邦的使臣,你让御膳房拿出一个菜单给朕看。”

曹化淳道:“臣遵旨。”

一干人看着朱栩,具是躬身,面色各异。

对于眼前这位陛下,是朝野最大的议论中心,什么样的话都有。

但亲近的人都知道,这位皇帝陛下,雄才大略,目光长远不说。为人处世,相当的……刻板。不好色,不好酒,不贪财,不爱古董字画,没有什么不良爱好,也没有什么特别爱好。

这是一个相当乏味的人,似乎除了政务,就没有什么值得他上心的。

琴棋书画,虽然用过功,但着实一般,文章,只怕连秀才都中不了。

但这样一个人,极其适合做皇帝,清心寡欲,克己复礼,从容大度,勤俭爱民,还有什么人,比他更适合做皇帝吗?

看着重新端上来的菜,一群大人们配合的拿起筷子,脸上露出笑容来。

朱栩吃着菜,语气轻松写意,道:“见各国使臣,你们要是有时间,可以来看看,听听,听听另一种文化,对我们而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合适不过。”

孙传庭吃着菜,没有放下筷子,道:“臣之前见过那个荷兰的使者了,他们在谋求独立,希望我大明帮助,至少,在西班牙的态度,希望保持中立。”

朱栩点点头,不意外,道:“他们买了多少东西?”

孙传庭道:“他们下的单子很多,意向更多,似乎还想看看效果。不过,臣已以内阁的名义,三年内,向他们采购一千万石的粮食,随时还会增加。他们购买了五十艘中舰,定制了两百门小炮,用来武装商船……”

朱栩盛汤,道:“恩,我大明贸易潜力巨大,好好挖掘,内阁看好皇家贸易商行,外事局等,要统筹规划,全心,庸吏去做。”

孙传庭应声,没有说话。

孙承宗给朱栩倒了杯酒,道:“皇上,帅府正在加紧准备,战事随时都会开始,杨嗣昌那边的要求比较多,其他还好说,但是他想要辖制多尔衮。”

朱栩不意外,道:“按照规制,多尔衮归他调遣,这个没错,分错,让杨嗣昌拿捏,不要拘束太多。杨嗣昌也是久经战阵,要信任前线将领。当然了,大框架不能逾越,该有的控制力,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