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无法逃脱的责任(第2/4页)

普通官兵的奖赏,身为大都督的陈越能够自决,可立下大功的将领的奖赏就必须通报朝廷。

陈越已经写好奏疏,派人快马送往朝廷,为立功将士请赏。不过陈越知道,这奖赏恐怕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因为此时的南京正暗潮汹涌。

虽然远离南京,可有刘能的锦衣卫,南京的情况不断传来,陈越对那里情况一清二楚。现在南京最大的事情便是崇祯皇帝身体好转了,能走路也能说话了。

……

南京城,北伐军大胜,收复北京,赶走满人,恢复宁锦防线尽占辽西之地的消息先后传来。

整个京城一片沸腾,多少年来,面对北方的跶虏都是失败连着失败,何曾有今日的扬眉吐气?

更令满朝文武高兴的是,受大胜的鼓舞,崇祯皇帝的身躯神奇的好转了起来。

这位悲催的皇帝,曾经丢了京师被顺贼被满跶逼的仓皇南逃,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王朝到了灭亡的边缘。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动乱,而其本人也被弄得中风昏迷很长时间。

然而就在他中风昏迷之时,大明局势竟然神奇的好转,公主监国、齐王北伐,只用了半年时间,便数败八旗兵,把满清朝廷逼的仓皇逃出关外。数战下来,凶悍的八旗兵被斩杀五六万之多,满人几无再战之兵。无数的满人百姓被杀死在逃亡的路上,三十年来把大明逼的处于灭国边缘的满人再也不成威胁!

局势变化如此之快,前一刻大明还在风雨飘摇,现在竟然局势如此之好。虽然还有顺贼西贼未平,但强大的满跶都被击败了,顺贼西贼败亡还远吗?

大明局势已经从灭国的情况下彻底好转,这一切都在崇祯中风的情况下完成。原本朝中大臣和军民百姓很多人对公主监国心存疑惑,毕竟女子监国不成体统。随着大胜,这种疑虑也并没有消失。现在崇祯却醒了过来,很多人心思便灵动了起来。

崇祯既醒,坤兴公主监国就没有必要,君权是否应该还给崇祯?皇帝父女会否因为权力产生矛盾,远在北京的齐王又会作何反应?大明的局势会不会因为崇祯皇帝的身体好转而横生波澜?

很多朝臣忧心忡忡着,坤兴公主却没有想这么多,她满心的都是高兴!

陈越他击败了满鞑收复了旧土,把满鞑赶回了关外,父皇身体也恢复了、能说话了,好事一件接着一件,让坤兴公主每日都喜笑颜开。

每日处理国政之后,她便待在父皇身边,陪他说话,仿佛永远也陪不够。

“父皇啊,陈越把总的战果报送了朝廷,半年的北伐,共斩杀八旗兵六万三千二百人,数量严格核实,没有一点虚假。另外在追击满人百姓中,共俘获斩杀满人妇孺二十三万余。据陈越估计,成功逃到关外的满人不足一半。父皇,满鞑以后再也不是大明的威胁了。”

坤兴公主满脸都是微笑的念着陈越的奏疏,然后向崇祯请教该如何批阅,对陈越为部下请功又该如何处置。

崇祯斜躺在御塌上,微笑着听着坤兴说话,心中却无比的郁闷难言。

按道理说,听到接连的喜报,崇祯应该感到高兴。可崇祯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驱逐满鞑收复旧土,这一直是他南下以来的心愿,是他忍辱苟活下去的希望。江山是从他手里丢的,他一定要夺回来,如此九泉之下才有脸去见历代先皇。

可是现在,这一切发生在他中风昏迷之时,是女儿监国的时候,陈越挥师北伐取得的胜利,这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

崇祯可以想象,在以后的青史之上,自己会落得一个什么名声。昏聩无能、差点成为亡国之君,恐怕自己在历史上的评价连唐玄宗都不如。人家唐玄宗好歹还有开元盛世,而自己自登基以后大明便日薄西山一日不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