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顺军困境(第3/3页)

顾君恩在大顺朝廷的地位虽然不如牛金星宋献策,可在李过等人眼中,顾君恩的能力却远在牛宋之上。而如今,牛宋均投降了满清,下落不明的顾君恩却突然出现,这让李过如何不惊。要知道现在的顺军残部正处在迷茫期,急需要顾君恩这样的谋略之士指明前进的方向。

“信是钟祥叛贼郝摇旗的部下送来,那人被看押在府门外。”都尉军官回禀道。

原来顾君恩在郝摇旗军中啊,李过一下子坐了下来,慢慢的拆开了信封,他要看看顾君恩写了什么。

……

良久,李过放下了信纸,闭目深思,旋又睁开了眼睛,“来人,请白将军、贺将军前来议事!”

袁宗第刘体纯等将领带兵驻扎在谷城南漳,留在宜阳的除了李过还有白旺贺珍二将。

很快,白旺贺珍二人到了中军府邸,面见了李过。

把信纸给白贺二人看了,李过询问这二人的意思。

“亳侯,顾侍郎许久没有消息,却突然出现在叛贼郝摇旗军中,想必已经投靠了伪明朝廷,此番邀您相见很可能是个陷阱,不得不防啊。”白旺对李过道。

“汉水边上相见,双方只需带两人相随,顾君恩不过是一个文人,只要咱们小心提防应该出不了差错。顾君恩在信中说可以帮着咱们顺军突破襄阳前往中原,倒是可以和他一会,听听他到底有什么说辞。”贺珍却道。

事实上在手下请贺珍白旺前来之时,李过已经拿定了主意。顾君恩是昔日顺营重臣,又口口声声说可以帮助顺军脱离困境,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需要见上一见。李过把白旺贺珍二人喊来是安排自己暂离宜城的事宜。

“既然顾君恩说能帮着咱们脱离困境,我便见他一次又有何妨。我离去之后,贺将军带领本部继续占领四下乡村,收缴粮饷的同时,给襄阳明军施压。白将军则负责宜城守城事宜,继续召集木匠打造船只。”李过安排道。

顺军之所以拿襄阳没有办法是因为没有水军,若是能有一支庞大的水军在,攻打襄阳必然不会这么吃力。

贺珍白旺二人领命,各自去了。李过点了一千士兵相随,顺着官道向南而去。

顾君恩邀约的地点距离宜城四十里,需要一日的时间方能赶到。

第二日上午,李过带领部下赶到襄阳府和承天府交界处,汉水自北滚滚而下,绕过襄阳流过宜城钟祥,自汉阳汇入长江。

一千士兵停在汉水岸边,李过驻马看去,便看到汉水宽阔浩荡,两岸郁郁葱葱长满了芦苇,水面上却平静无波。

“亳侯,对岸来船了!”就在此时,一个士兵指着水面叫道。李过定睛看去,就见一叶扁舟自汉水对岸驶来,而行驶目的距离己方驻军所在约有二里。

李过便令属下军队原地驻扎,他带着一个手下骑马向着船停靠的岸边驰去。身穿着厚厚的铠甲,长于军阵武艺娴熟的李过,对于即将的见面丝毫不惧。

骑在马上渐渐靠近,便看到一个一身青衣的文士静静的站在舟上,不是顾君恩又是哪个?

“顾先生,别来无恙!”骑在马上,李过冲着船上的顾君恩拱手道。

看着昔日的顺营骁将,顾君恩也感慨不已。

“不知顾先生约末将相见有何指教?”寒暄之后,李过直接问起顾君恩的来意。事情已经非常的明显,顾君恩已经投靠了伪明,也没有必要再行叙旧。

“大明齐国公令顾某来见亳侯,传达齐国公的善意。齐国公知道顺军现在受阻襄阳,齐国公让顾某告诉亳侯,他可令襄阳守军放弃襄阳,让顺军安然进入中原。”顾君恩淡然道。

“哦?那陈越这么好?不知需要让我顺军做些什么?”李过冷然道,他不信陈越有这样的好意。

“当然,代价是顺军必须全军通过襄阳,不许在湖广留有一兵一卒。而且事后襄阳必须归还大明,也就是只是借道给你们而已。”顾君恩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