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继统之争(第3/3页)

对高杰等人来说,立有拥立之功将会使他们地位剧增,福王登基之后必然会犒赏他们,封赏爵位不在话下,从此他们将从普通的总兵上升到一镇军阀。

马士英回到凤阳之后,震惊的发现镇守太监卢九德已经说服了高杰等人,高杰和刘良佐甚至带着军队赶到了凤阳。眼看着手下大将全部自行投向福王,马士英知道若是自己再坚持和史可法的协议的话,就会被手下架空、进而被淘汰,权力的欲望使得他顾不得什么信义,立刻向福王表态宣誓效忠。

而对于福王来说,支持他的势力有武将(高杰、刘良佐、黄得功),有太监(卢九德),恰好缺一个文官重臣,于是非常高兴的接纳了马士英。

而此刻,史可法却还蒙在鼓里,他还给马士英写信,说福王“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七不可立的理由。

和优柔寡断的史可法相比,马士英随机应变的能力要强得多,他立刻意识到现在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千载载难逢的机会,可以使得自己走到人臣的巅峰。史可法的来信把福王骂的一钱不值,等于把权力的剑柄交到马士英手中。有这封信在,史可法就已经失去了福王的信任,在未来的朝廷中将再也没人能和自己抗衡!

马士英立即以凤阳总督和三镇的名义正式给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去信,宣布拥立福王朱由菘。当南京众大臣被韩赞周邀请到家里传阅马士英的书信时,众人大惊,复又大怒,可是惊怒之后却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手中根本没有兵权,当然他们也可以联合刘泽清左良玉甚至江浙的军队拥立其他藩王,可那样势必造成大明的分裂,这是所有大臣都不愿看到的。

当然,这时心里最郁闷的当属史可法了,从北京陷落到消息传来现在将近一月,他的优柔寡断,使得他失去了拥立皇帝之功,造成了皇帝由军阀拥立,若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史可法这个南京朝廷文臣之首,会因为拥立的失策后来被排挤出了南京朝廷,被马士英赶到了扬州督师。而朝堂上马士英和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又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党争,直到弘光小朝廷灭亡。

而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等四镇军阀因为拥立之功,一个个变得飞扬跋扈,从此再也不肯听从朝廷的旨意。而南明朝廷也失去了节制地方军阀的权威,就连江浙的方国安福建的郑芝龙之辈都开始对朝廷阳奉阴违,这也造成了南明覆亡的直接原因。

当然,在这一世,有了陈越,于是便有了变数。

当马士英在凤阳宣誓拥立福王之后,伙同高杰刘良佐黄得功刘泽清,带着五万军队护送着福王从凤阳出发之时,陈越带着一千二百骑兵来到淮安城北,隔着一道黄河看向淮安府城。

从徐州南下以来,为了赶时间,西山军骑兵晓行夜宿,逢城不过,直到了淮安废黄河北岸才停了下来。陈越派人打探了淮安的情形,知道淮扬巡抚兼漕运总督路振飞是现驻淮安的最高官员。于是,立刻派人渡过了废黄河,前往徐州面见路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