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初战告捷(第2/2页)

四散奔逃的骑兵不用担心,敌人并没有围城,显然也不打算围城,南门不能进还有东西北三个城门。

但他对能回来多少骑兵已经不抱希望了,这些铁骑都是附近几个大部落的精华,一次冲锋就差点被打干净,还回来做什么?

如果自己遇到此种情况,第一选择也不是回城,而是赶紧回部落报信,免得自己的部族再遭受更大损失。

和国家比起来,部族才是组成西夏的基本单元。国家没了可以再建,部族没了会沦为别人的奴隶,不管走到哪儿都会受尽欺凌。

“哎,讹力命,这招儿挺好用啊,算你一份功劳。以后再接再厉,有这样的点子直接和我讲,别和蒋指挥费吐沫,他除了会杀人啥也不懂。”

此时洪涛已经从箱车里站了起来,两边啥也看不见了,甚至南北两面也被飘散的烟雾笼罩。敌人也都退了,再缩在箱车里有些不像话。

如此多的烟雾怎么能知道敌人何时退却呢?请往箱车阵的中间看。那里不知啥时候搭起了一座又瘦又高的木塔,足足有二十多米高。

两个特种兵坐在上面,一个拿着望远镜四下巡视,一个举着两面小旗发送消息。发射火箭的烟雾再大也不可能把营地全笼罩住,何时该停止射击、外面敌人有何动向,都是他们俩居高临下亲眼所见,应该不会有错。

这个办法是讹力命想出来的,在马尾城训练新兵时,洪涛就对火箭发射之后产生的大量烟雾比较忌惮。

这玩意一多就啥也看不见了,先不说命中率问题,反正火箭也是覆盖射击,瞄不瞄效果差不多。但多发射一轮就是上万枚箭矢,太浪费了,怎么能及时发现敌人的动向呢?

正好王大头把攻城弩送来,组装的时候讹力命看见了,他悄悄和蒋二郎提起了用攻城弩底座搭瞭望塔的主意,但当时就被否了。

在蒋二郎眼里,攻城弩显然比瞭望塔重要,至于说多射一轮少射一轮的浪费问题他根本不关心,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好在讹力命不是个死心眼,他还指望多立功好多换点土地呢。见到蒋二郎不采纳,干脆又和王大提起了此事。

结果自然是传到了洪涛耳朵里,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被正式采纳。现在看起来,洪涛还是比较明智的,这玩意确实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