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压力(第3/5页)

因为奴隶买卖,加上汉王府和晋王府一直是以强权征伐,所以这里的军队和王府势力,都要强于其他地区。

听了解云的分析,朱见注笑问:“那么各地相比中洲又如何?差距有多大?”

“各地与中洲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差距,乃是……”解云没有再说,而是用手指指了一下天,又指了一下地。

众人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是天与地的差距。

朱见注晒然笑道:“解学士怕不是言过其实了吧……”

解云的眼睛在大殿内扫射了一圈,将每个人的表情都记在了心里。转回到了朱见注的身上,他才笑道:“言过其实吗?不,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事实就是这样。王爷,那你认为东洲,南洲,西洲,有哪里可以跟中洲相比的地方呢?”

这句话一问,朱见注自己也沉吟了起来。不论人口,兵力,各地与中洲的确都差距甚大。

各地唯一能与中洲相比的,也就只有矿产资源了。

解云当然不需要朱见注的回答,又道:“我中洲五千年历史渊源,积累下来了无数眼睛看不见,却又无比重要的规矩和传统,这些传统海纳百川,将整个华夏的种子播撒全世界。但是你们不要忘了,你们的根基都还是在中洲。

没有我中洲,各地都会像欧罗巴,大食人一样野蛮生存。你们没有电,没有工业,没有汽车,火车,更没有电报,电话,火枪,炸药。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你们也都拎着大刀长矛与昆仑奴,与大食人,与那些欧罗巴白人打,你们打得过吗?

汉王爷,如今你汉王府乃藩王中间势力最大的王府,那么我想问问王爷,你们有多少真理教众?你们有多少发明创造?你们离开了大明,能制造出连发枪吗?能制造出车床吗?能制造出汽车,火车吗?

且不说这些,你们离开大明的工匠,能制造出万吨巨轮吗?没有大型的万吨巨轮,你们又如何跟外界贸易?难道靠小舢板吗?”

这一番话说的朱见注无言以对,他却不服气地说道:“西洲将士常年作战,有着中洲士兵难以比拟的士气和勇猛。”

解云看着他笑道:“这些将士难道不是我大明将士吗?王爷将他们分成中洲将士,西洲将士,似乎有些不妥。”

朱见注又有些语塞了,却见解云站起身来,走到斜对面的隶属于汉王府,却由朝廷发放俸禄的汉山卫,长汉卫两位指挥使面前,问道:“谢指挥使,毛指挥使,你们可还是我大明的指挥使?”

两个指挥使不敢懈怠,抱拳而立道:“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

“很好!”解云满意一笑,又转身说道:“不管东洲,西洲,南洲,这都是我大明疆域,在这里生活的百姓,也都是我大明的子民。中洲富足,是整体的富足,是陛下数十年来大力发展真理,才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诸位有些年长之人恐怕也都清楚,数十年前的大明是什么样的?那个时候的大明面对草原上的蒙元余孽,都难以应付。是当今陛下,研发出来了燧发枪,让我大明将士面对蒙元骑兵,依旧可以占据优势。

在数十年之前,我大明何曾有过大规模的工业?连造枪都需要工匠一锤子,一锤子地敲打出来。

是陛下让马致才发明了车床,是陛下仍然发明了轴承,是陛下让人发明了橡胶,是陛下让我大明每年钢铁产量由不到二万吨,发展到现在的数千万吨。

还有那蒸汽机,没有蒸汽机,如今的海上能有如此的多的船只,可以不用借风行驶吗?不能!

蒸汽机,电力,这些都是陛下殚精竭虑,为我大明百姓谋福利的结果。没有这些,我们所有人也都像大食人,白人一样,茹毛饮血,过着野蛮人的生活。”

朱见注心头大震,他从来没有仔细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总认为这一切不过是社会发展到现在的自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