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移民规划(第2/4页)

另外,朝廷还要负责每一家的生产工具的提供,如果有矿,还要负责提供挖矿的工具。

除了人,等于朝廷要承担其最开始的起步阶段的投入。

这几百家勋贵,虽然每隔一级,地盘就要少一半,但是最少的伯爵,也能分几百里的土地,而这土地上的收益,大部分都是他们的。

朝廷会用这些税收建立三级管理政府,一为总督府,负责整个南洲治安保护。

然后还有十七个州府,负责每个王爷地盘上的各种管理。最后,是一个县治为主的最低级管理体系,负责当地的民生。

文官管生产,农业,税赋,负责协调区域之间的矛盾,内监负责商业领域,控制进出口。然后海军直属总督府,以各大港口为基地,负责维护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南洲并没有陆军。因为这片土地没有外敌,仅有几十万土著,也根本不可能是大明人的对手。

各大王府除了每家可以从大明带去一支三千人的护卫,整个南洲没有了任何军事力量。

而且,朝廷也下了死命令,严禁任何王府发展自己的势力,护卫人数不能超过三千。

这也是为了防止以后各大王府做大,有自立之心。

为了让南洲得到最大化的开发,还不得到破坏,朱瞻基推出了南洲开发指南一书。

南洲除了南方和东部的少数地区种植粮食,实行粮食自给自足之外,大部分区域都划成了牧场。

在这份开发指南里面,明确提出了将南洲建设成为大明的军马基地,羊毛基地,矿产基地。

而且还首次提出了土地荒漠化概念,并且要求在西北一带,也实行保护草场的思路。

如今的大明不是原本的大明,南洋的粮食一直源源不断地往内地运,粮食是不缺的。

因为不缺粮食,造成了粮价低廉,让种地无钱可赚,也相应地减少了土地兼并。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如今的大明商业发展迅速,商业的利益远远超过了土地带来的利益。

再加上这些年一直在推行的移民政策,东南一带,中原一带的人口一直向四方流失。

而大明也是政府移民执行最有力的时期,后世中国的人口谱系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大明时期奠定的。

一直到21世纪,大部分人都还知道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往事。

只不过,朱元璋时期的移民是残忍的,丝毫不体谅老百姓的死活。

但是到了永乐时期,特别是近些年,朝廷经费充足,各地的水泥路,驿站,沿途到处都是。

拿到移民贴的老百姓,不仅在移民途中能得到照顾,抵达目的地之后,还能得到免费的粮食和种子,工具。

树挪死,人挪活。当能够获得大量土地,能安家落户的时候,百姓能够爆发的力量是巨大的。

朱瞻基回来的这三年,不算唐赛儿他们这些从山东移民到极西的四万人,从山东,山西各地,迁移到东北奴儿干都司,北海(贝加尔湖)一带的百姓就超过了二十万。

而人口更多的东南一带,往东番(湾湾),吕宋,婆罗洲,星城,旧港,马鲁古(香料群岛)移民的百姓超过了百万。

大明人口已经超过了六千万,移民走的百姓还是少数,也是当地的穷人。

他们的移民离开,朱瞻基并不会担心让大明空心化,反而因为不少穷人的离开,让当地少了许多地方矛盾。

这次南洲移民开发,仅仅是海军就要派过去五万,超过一半的海军,都是从陆军转到海军的。

朱棣西征归来之后,大批的将士都面临无仗可打的境地。

他们是军户,只能打仗,这样的时候,进入海军,并且在南洲获得大片的土地,成了他们的一个好出路。

他们这些暂时不会脱离海军辖制,由朝廷支付军费,在南洲驻守三年,未来可以选择全家移民南洲,或者回到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