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首战(第4/5页)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底,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行军,郑亨带着一共十八万大军,抵达了碎叶城。

这个位于伊塞克湖西北,楚河边的小城,成为了大军驻守的前沿阵地。

他们将会在这里等待气候转暖,然后向西南方向的撒马尔罕进军。

而在南线,东路军在印度境内大发其财之后,也进驻了德里人让出来的花园之城白沙瓦。

实际上,这个名字在如今并不是主流,很多人因为曾经的贵霜王国,依旧把这里叫做贵霜城。

从在沙赫布尔,以收取赎金,就能让对方的城市免于兵灾之后,在大明人的有意传播下,其他各城都主动送上了黄金,换取大明人的不攻。

出了沙赫布尔之后,一万两千骑兵在广袤的平原地区来回驰骋。

德里国虽然也组织了几次对攻,但是他们面对火枪根本没有任何抵挡之力。

他们在火枪之下再也不敢大规模地利用人数优势来攻击,只能据城而守。

整个德里国仿佛变成了一个不设防的国家,任由大明士兵横行。

在这样的逼迫下,德里人只能认输,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大明的主要目标,愿意开放印度河上游地区,并且将位于开伯尔山口的白沙瓦让给大明屯兵,运送补给。

在得到了德里新国王穆仪兹丁·穆巴拉克的授权后,张信他们终于罢手。他们带着收获的数吨黄金,从德里城出发,沿途没有任何耽搁,直接向西北抵达了白沙瓦。

而这个时候,大批的印度纤夫拉着船,在大明士兵的保护下,沿着印度河一直北上,转入斯瓦特河,布蒂尼河,一直抵达了白沙瓦。

而这个时候,朱棣率领的大军沿着伊朗高原上面的山脉,一路几乎没有经过多少战事,就抵达了赫拉特西方的泰拉巴特。

这个时代的伊朗高原,还不像几百年后那么荒芜。这里像蒙古高原一样,有着大片的草原,小河。

正是因为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才能孕育出一个强大的国家。

要是没有这样的条件,沙哈鲁也根本不会想着将首都迁移到赫拉特来。

不过,处于半游牧,半定居状态的波斯各族,并没有坚固的城市。

所以高原上的大部分部落已经随着沙哈鲁北迁,留下的是空旷的草原。即使不愿意北迁的部落,也被沙哈鲁抢夺走了大量的马羊,生活困顿。

对于这样的对手,朱棣根本不放在心上,他一路都如同在游山玩水,即便有一些不想归附的部落,也早已被骑兵给剿灭了。

因为一路畅行无阻,他们原计划三个月的行程,只用了两个月,就已经快要抵达赫拉特。

而泰拉巴特,不仅是赫拉特西部的门户,也是波斯高原著名的交通枢纽。

这里距离赫拉特只有三百里地,也是沙哈鲁预备下的与大明士兵决一死战的战场。

在朱棣的步兵抵达之前,先期抵达的骑兵已经在泰拉巴特城外一个叫日真的小镇选好了大军驻扎地。

泰拉巴特的西方有一条小河,这里也是当地最大的农业基地,种植了大量的农作物。

因为有河,加上旁边的山峦,具有驻军的必要条件。

而当朱棣抵达之时,大战也就一触即发。

这是大明与帖木儿大军的首次正面碰撞,虽然三年前,帖木儿人已经在海上跟大明对阵过一次,并且全军覆没,但是他们认为那是大明有火炮。

陆军的对阵,他们丝毫不怕。

而且经过了两个月的行军,如今的大明士兵疲惫不堪,他们以逸待劳,有很大的胜算。

十一月二十六,大明大军抵达的当天晚上,沙哈鲁就派出了一支人数超过三万人的骑兵,进行了骚扰战术。

可惜的是,他们的出动并没有奏效,甚至没有靠近大明的大营,就被布防的京卫打死了超过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