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规则与分化(第3/5页)

一顿饭不吃饿不死,何况朱瞻基也根本饿不到,他刚坐下,刘万他们就给朱瞻基的面前摆上了十几份宫中的点心,泡了一壶香浓的龙井。

其他人的面前虽然没有小吃,但是也都泡上了一杯香茶。

大殿内不能生火,他们这些人为了喝一杯茶,需要几十个人从驻地那里将水烧开,然后不能脱离监督的视线,快速运到这里来,这种浪费让一帮大主教目瞪口呆。

朱瞻基就是来显摆的,他要从头到尾,都给这些欧洲人一种你们很落后,我们很先进的观念。

磋商终于在一地鸡毛中正式展开,但是这个时代的欧洲礼仪虽然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但是国际议事规则却还没有一套标准。

面对朱瞻基拿出来的一整套完整议事规则,他们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才终于确定了下来,按照大明这一套规则议事。

其实这也不是大明的议事规则,在大明,一切都是皇帝说了算,或者说是谁掌权说了算。

这种相互磋商,相互妥协的议事规则,其实是照抄了后世的那一套。

当然,他不会拿出罗伯特议事规则那一套,大明不需要太公平,在任何时候都要占据裁决权。

朱瞻基做的就是要求确定议事框架,议事内容,然后按照顺序依次磋商,谁也不能随意改变程序。

其次,在议事过程中,任何反对意见都必须要比之前的意见得到更多认可才能被接受,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虽然一开始的交涉很多,但是第一天的会议并没有进行太长的时间。

双方确定了磋商的范围和规则,建立磋商的框架,然后就是朱瞻基代表大明,对这趟欧洲之行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朱瞻基当然不会说自己来欧洲就是为了遏制他们的发展,而是将贸易摆在了最前面。

他带来的所有货物,都是欧洲需要的,甚至是渴望的。

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发展航海,其目的就是为了金银和香料。

现在,大明将他们需要的货物直接摆在了他们的面前,不需要他们再去冒险就能得到“廉价”的货物,比之前他们跟奥斯曼人贸易,已经降低了许多成本。

朱瞻基甚至不需要明着说不许他们出海,当出海的成本还要大于他们能获得的利益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冒险。

最起码,不会全民冒险。

当然,因为大明的出现,他们会对东方也充满好奇感,这也可能成为他们向东方的动力。

但是他们造出能在大西洋航行的船还要一百年,大明绝对不会帮他们发展技术。等他们能出海的时候,只需要专门安排一批海军,消灭他们的舰队就好了。

朱瞻基占领休达,一方面是为了占领这个海上要道,另一方面,就是想要安排人监视着欧洲的发展。

所以在大明与欧洲贸易之外,朱瞻基透露出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为了与欧洲发展“友好”关系。

大明未来会在欧洲各国设立使馆,同时也欢迎欧洲各国前往大明设立使馆。

而这个未来的时间,也是由大明来确定的,最起码不会是这一次。

朱瞻基的讲话冠冕堂皇,在座的虽然都是老奸巨猾之辈,但是也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朱瞻基在话题背后的深层目的。

随后,马丁五世代表众人也对朱瞻基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且迫不及待地表示,教皇国对大明带来的香料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交易的时候,能够让教皇国优先选择香料。

朱瞻基当然不会直接给他们承诺,对此只是微微一笑。

虽然在香料上面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朱瞻基也给出了自己的“诚意”,愿意优先提供一船的铜钱给他们,缓解他们的钱币荒。

数百年以来,欧洲就缺各种贵重金属,随着中世界的贸易发展,加上上层人物的存金,钱币荒也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