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海权论(第2/5页)

还有就是如今是大明最辉煌的时代,朱棣虽然在民政方面有他的短板,但是却是将皇权发挥到最大的年代。

不管勋贵阶层,还是文官阶层,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而且通过内监,皇权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这让皇室拥有的权力大于任何一个时期。

而朱瞻基穿越到这个时代,完全不必费心费力的来抢权,就能让自己的意志得到最大的执行。

朱瞻基拥有经验和眼界,那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除了他之外,包括朱棣在内,其实都不会知道未来的历史会如何发展,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连皇帝都是这样,你让一个备受掣肘的大臣能有多少惊世骇俗的改革思想呢?

所以朱瞻基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思路,不再试探其他人的想法,直接给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让李亮拿过来了自己没事时候记下的本子,翻到了其中一页说道:“所谓海权,应该是大明疆域的衍伸,国家实力的增强,大海也是国土,海外化民也应该为大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海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政治方面。通过扩张海权,使我大明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而这种政治规则是我大明皇权的衍伸,让蛮夷小国都能遵循的华夏传统的‘王者无外’、‘怀远以德’的观念,遵循我大明的治世规则。”

其他武将没有太明白朱瞻基的话,但是以金纯为首的文臣,还有解缙,黄渊,郑和这些人都听的心潮澎湃。

特别是郑和,这一点就是他内心所想的,这五次下西洋,他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这个。

他们望向朱瞻基的眼神火热,更将朱瞻基手里那个巨大的本子看做是一个宝藏。

众人虽然惊叹,神色大变,但是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屏声静气听着朱瞻基继续向下说。

“第二,是大明军事力量的展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蕞尔小国各自偏安一隅,国家所处的环境,天气,地理都有所不同,民族性格也有不同。想要让所有国家遵循我大明的规则,肯定有一些国家不会搭理。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大明用武力将他们征服。至于对付各国的方式,如何最大限度展现大明的武力,这个稍后再讲。”

一众武将对这个最有兴趣,但是听到朱瞻基开个头却不向下说,一个个都有些憋闷。

不过海权这个议题的总述还没有说完,众人这点耐心还是有的。

“第三,就是经济力量的体现。”

经济可不是外来词,最早在汉晋时代就有了这个专用词,原意是经世济民,所谓经济。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有治国才能之意,还有朝廷财力,物力之意,是一个通用的社会名词。

“曾有腐儒说,经济总量是不变的,你多拿一点,他就少拿一点,这是一派胡言。南宋时期,偏安一隅的朝廷一年税赋就达到四千万贯以上,如果经济总量是不变的,为何我大明十年前税赋不过两千万?如果是不变的,前年我大明税赋又达到三千万两白银以上?难道是朝廷把百姓的财富抢过来了吗?那为何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听到朱瞻基说一派胡言,金纯的眉头皱了一下,他对经济不太懂,但是也知道历朝历代的百姓收入,税赋都在一直变化,想反驳也反驳不来。

他皱眉头不是因为朱瞻基的话说错了,只是认为一派胡言有点说的太狠了。

“在孤看来,经济就是对财货的管理,是对百姓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财货过程的总称。从小的方面说可以指一个百姓家里的家务管理,大的方面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赋,消耗的概括。在这过程中,皇室,官员,百姓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的各项活动都包括在里面。生产是这一过程的基础,分配是这一过程的结束。我大明虽然只统管大明一地,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脉,那就等于我大明的经济力量也衍伸到了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