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我们的世界(第2/3页)

金阔悄悄地看了一眼朱棣和同样惊讶的王彦,心里通通打着鼓。

这件事如果暴露出来,朱瞻基当然没事,最多被训斥一顿,但是自己的人头可就要不保了。

不过他现在跟朱瞻基已经是荣辱一身,光是他手里掌握着朱瞻基多达三百万两的白银和二十万两的黄金家产,他也不可能下船了。

所以朱瞻基安排的这件事,他劝止不了,只能把这件事做的圆满一些。

但是这毕竟是欺君之罪啊,人怎么可能生活在一个球上面,球还在转……

但是太孙既然说皇上会相信,他也只能希望皇上会相信了。

他却不知道,早在唐代,就有天文学家主持了全国天文大地测量,利用北极高度和夏日日长计算出了子午线一度之长和地球的周长。

只是这些东西全部被司天监隐藏了起来,他没有接触过这个概念,不代表皇帝不知道。

上位者和下位者的区别,一个是对资源的管控多少和范围,一个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在现代社会,因为网络的传播,似乎拉近了上下位之间的距离,却仍然有许多秘密是下位者不可能知道的。

更别说,这还是在封建集权的时代。

消息的不对称,让上位者和下位者之间的鸿沟,显得格外巨大。

就像这个皇宫里面,刚编撰好的永乐大典,朱瞻基可以随意看,许多秘闻也能随便看。

但是大部分太监,连想识字,都还需要立了大功才行。

朱棣是听说过人类生活在一个球体上,但是只认为是无稽之谈。哪怕现在看到了这个地球仪,他仍然有些不敢相信。

朱瞻基却不想给他怀疑的时间,接着他的话说道:“皇爷爷,有些事我们不知道,却不代表不存在。你看这大明,日本,高丽,包括南部锡兰,爪哇,真腊,即使不敢相信,但是又不得不信。而这个,更是让孙儿知道了为何会有日落日出,春夏秋冬,时到今日,孙儿才知道,原来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了。”

朱瞻基将最后的月亮装了上去,然后转动了地球说道:“这是太阳,这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暂且称之为地球,这个是月亮。地球转一小圈就是一天,围着太阳转一大圈,就是一年。因为转的时候不是一个固定的轨道,地球有半年是北边靠近太阳,有半年是南边。而我们大明是在北边,所以北边慢慢对着太阳的时候,就是夏天,反之就是冬天。这也解释了为何夏天的时候太阳是正东方出来,冬天的时候,是东南边出来。”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朱棣已经完全愣住了,好一会儿,他才清醒过来,又跑到了地球仪的前面去看地图。

当看到大明朝的地域一片模糊,只是比其他地方高出一大截的平面,失望地说道:“为何其他地区清清楚楚,我大明却一片模糊。”

金阔连忙跪下说道:“陛下,奴才死罪。”

朱瞻基却连忙说道:“皇爷爷,我认为金阔不仅没有罪,反而是大功一件。”

朱棣又有一些懵逼了,迟疑了一下说道:“把事情原原本本给我说清楚。”

“陛下,事情要从三个月前开始说起……”

金阔说出的就是朱瞻基编出来的一套,去南洋碰到了一艘遇到风暴的海船,救了一个西夷和他带着的几十个仆从。

这里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因为他们的翻译死了,船队的翻译说话他们不懂,他们就一直被带到了宁波。

然后朱瞻基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就让金阔把他们关了起来,一直到一个月前,将他们全部处死。

后面这些就全部都是朱瞻基编的故事了,给他们安插了一个西班牙探险家的身份,绘制了全世界的地图和制作了地球模型。

朱瞻基还恶趣味地给他安了一个麦哲伦的名字,伪装了一些航海日记和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