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第2/4页)

寇慎冷笑道:“你跟他们撇清了关系,到时候那些个蠢货是生是死,是诛九族还是夷十族,都跟你没有关系。不过,你要是敢跟他们虚与委蛇,到时候也少不得受些牵连。千万别想着那些个蠢货能成功。甚至于,连他们有没有胆子造反还要另说。”

其实寇慎的判断没错,不管是崇祯皇帝现在就在盼着浙江有人举旗造反,还是浙江那些个大商人还有读书人根本就没胆子造反。

两者都被寇慎给说中了。

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在准备正式收取商税的风声传出去之后,张惟贤就已经开始秘密调动兵马,甚至于连郑芝龙都接到了锦衣卫的通知,下次从新明岛回来之后直接去登莱补给,而不是在福建的基地补给。

但是浙江方面也确实没有胆子直接就举旗。

或者说,都在观望,都想着有哪个二傻子先跳出来举旗之后,大家伙儿再跟上一起举旗。

可是让人失望的是,整个浙江尽管是哀鸿遍野,都喊着商税来了,自己家的日子要过不下去了,可是实际上,却是诡异的平静。

一个打算举旗造反的都没有,或者说,都在老老实实的等待着商税开始征收的那一天。

其中研究的最多的,也不过是该不该转行做其他的生意,如何能避免自己被多收税,如何能逃掉一些。

反正打算出头举旗造反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读书人们也平静的有些诡异。

换了天启年间,甚至于从自成祖皇帝朱棣之后的历代皇帝在位之时,这些读书人早就忍不住跳出来指手画脚一番了。

起码也得骂几句狗皇帝贪财敛财一类的,别管有没有用,起码也能博一个清名出来。

可是现在却没有一个读书人开口话说。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

一旦在这种敏感的时候跳了出来,被锦衣卫抓住了什么手脚,后果就是功名被收回,所有的读书人的优待也要被追回,就此沦落到跟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们一般。

或者加入那些满身铜臭的商贾之列——而商贾是连丝绸做的衣服都不能穿的。

虽然现在这第禁令名存实亡,可是谁又敢保证那位爷不会突然想起来?到时候一道旨意下来,读书人的体面何在?简直是有失体统!

但是现在有什么办法?

造反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造反,皇帝怎么说就怎么办,老老实实的听话才能好好活下去维持生活。

所以浙江的读书人也诡异的造反了闭嘴,绝口不评论一句。

浙江方面的动态传回到了京城之后,崇祯皇帝都感觉诧异了——这么乖?这些家伙不是在给朕憋着什么坏呢吧?

但是回过头掂量了一番自己手里的刀子之后,崇祯皇帝觉得随便你们憋去呗,只要有人敢死,朕就敢埋。

不对,是敢诛九族。

被崇祯皇帝派出去的御史们也觉得奇怪。

被派出去的御史们并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直接分头交叉行动。

也就是说,一组人会先去苏州,然后再去松江,之后是常州和镇江。

另外一组则是想反的顺序,还有一组是随机去哪个地方。

反正四个地方,一共是三伙御史分开行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锦衣卫校尉和东厂番子跟随,美其名曰保护御史大人的人身安全。

对于崇祯皇帝如此的关心,御史们还能说什么?

三组御史毛都挺失败的,最后揪出来几个有问题的县令就返回京城复命去了,至于县令往上的,则是一个都没有查到。

这让新任的御史头子吴远新很不开心,只能在把手下的御史们给痛骂了一番后了事,自己则是拿着御史们的回报去觐见崇祯皇帝了。

其实出现这种儿的情况,本身就在崇祯皇帝的意料之中。

陈尧言被下狱的事儿,根本就没有瞒着任何人,别管是谁撺掇的这个笨蛋,或者是他自己干出来的这事儿,反正他被抓的消息传回浙江的速度肯定要比御史们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