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穆阿维亚出任哈里发和侯赛因的死事(661—680 A.D.)(第2/3页)

哈里发所派来的指挥官,也就是他的部将,态度强硬一点都不肯让步,侯赛因获得的通知是他必须降服,成为教徒领袖的俘虏和罪犯,要不然就继续他的叛乱行动。侯赛因回答道:“难道你想用灭亡来威胁我?”经过一夜短暂的休息,他准备用平静和庄严的态度来面对他的命运。他的妹妹法蒂玛为整个家族即将绝灭而哀伤不已,侯赛因制止她恸哭并且说道:“我们只有相信真主的安排,无论天上人间的所有事物都会灭亡,回归到造物主那里。我的兄长、父亲、母亲比我的状况更好,每个穆斯林都有先知做见证。”他迫使他的朋友考虑个人的安全而及早逃走,他们一致拒绝背弃敬爱的主子苟且偷生,用热烈的祈祷和进入天国的保证来增强奋斗的勇气。在这个重大日子的清晨,侯赛因骑上马背,一手拿剑另一手执《古兰经》。他那慷慨就义的殉教者队伍只有32名骑士和40名步卒,但为了保护侧翼和背后的安全,就用帐篷的绳索围起来,并且挖一道深沟,里面填满燃烧的柴束,完全按照阿拉伯人惯用的办法。敌军的进军表现出极为勉强的态度,有一个酋长还带着30名追随者弃逃,同样面临灭亡的命运。在每一次近身攻击和单人决斗中,法蒂玛派的弟兄都抱着同归于尽的念头,几乎能够所向无敌。然而层层包围他们的人马在远距离外发射如雨的箭矢,使他们极为懊恼也没有还手的能力,马匹和人员接连遭受杀戮。在祈祷的时刻,双方同意暂时休战。等到侯赛因最后一位同伴阵亡,这场战役终于宣告结束。

只有疲惫和受伤的侯赛因单独坐在帐幕的门口,正在喝水时,嘴部被标枪所贯穿,他的儿子和侄儿是两名美貌的少年,被杀害在他的怀中。他举起手来向着上天,两个后辈的身上染满鲜血,这时他为活着的人员以及阵亡的死者,喃喃念诵一段葬礼的祷告。他的妹妹在强烈绝望之感的冲击下从帐幕里走出来,恳求库法的将领,不能任凭侯赛因在他的眼前遭到谋杀。将领听到这番话,眼泪不自觉地流到他那庄严的胡须上。临终的英雄投身到敌人的中间,就连最勇敢的士兵都向四周退避。这时只有不知悔改的“无耻之徒”,指责士兵的胆怯,因此这个人的名字被教徒憎恶而不愿提及。穆罕默德的外孙亡于刀矛齐下,身上有33个伤口(公元680年10月10日)。等到他的尸体受到摧残以后,头颅被带到库法的城堡,毫无人性的奥贝多拉用手杖拨弄受伤的嘴巴。一名年老的穆斯林大叫道:“天哪!我曾经看到真主的使徒亲吻这片嘴唇!”跨越漫长的年代和遥远的距离,看到侯赛因被害的悲剧场面,即便是最冷酷的读者也会激起同情之心。[252]每年为了纪念他的殉难都要举行重大庆典,波斯信徒到他的坟墓来朝圣,让他们的心灵充满悲伤和愤慨的宗教狂热。[253]

阿里的姐妹和儿女戴着囚具被送到大马士革的宝座前面,哈里发受到劝告要根绝这个与他有深仇大恨的家族,他们不仅获得民众的爱戴而且双方永无和好的希望。叶兹德情愿采取慈悲为怀的做法,凄惨的家庭在适当的照应下被遣返麦地那,与他们的亲戚一起流泪痛哭。殉教的光荣取代长子继承的权利,12个伊玛目[254]或称为教长,在波斯人的信条里,次序是阿里、哈珊、侯赛因以及侯赛因的直系后裔包括九代子孙。他们没有武力、财富和臣民,然而持续不断地受到人民的尊敬,使统治的哈里发产生嫉妒和猜忌之心。这些伊玛目的墓地分散在麦地那、麦加、幼发拉底河的两岸以及呼罗珊行省,所属教派的信徒仍旧很虔诚地前去朝拜。他们的名字通常会成为叛乱和内战的借口,但是这些皇家的圣徒瞧不起尘世的排场,顺服真主的旨意以及屈从人类的不公,将无瑕的一生奉献于宗教的研究和实践。第12任也是最后一位伊玛目,被称为玛哈迪,也就是“引导者”而知名于世[255],过着孤独而圣洁的生活,在这方面的修行超越先人的成就。他隐匿在巴格达附近一座岩洞里,死亡的时间和地点都没有人知道。他的信徒对外声称他还活在世上,会在最后的审判之前现身好推翻德贾尔的暴政,须知德贾尔就是伪基督。[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