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大战在即(第2/3页)

等上官婉儿的婚事办完,薛绍又将“高调”迎娶虞红叶。用意也是如出一辄。

为了不厚此薄彼,薛绍提出给虞红叶、陈仙儿、琳琅姐妹和月奴全都兴造府第,分开居住。结果她们一致反对,说住在一起才算是“一家人”。况且这样的大兴土木也实在太过招摇免不得招来一阵口诛笔伐,还是作罢为妙。

最后倒是太平公主一起出来打圆场,说赵国公府其实是赚予赵夫人的,就相当于纳娶上官婉儿的“聘礼”。聘礼送出之后那就是赵夫人的私财了,上官府便是上官婉儿的“娘家”。你回想一下,陈仙儿很早就被舅舅领养早就没有“娘家”了,月奴和琳琅更不必说,虞红叶经营着若大的一份家业就是自己的“娘家”——现在,难道你要给陈仙儿等人,全都另造一个娘家出来吗?

薛绍一听这话也有道理,但手心手背都是肉总不能亏了谁,尤其是陈仙儿等人都跟了自己十年了,总不能喜新厌旧。于是细下一寻思,薛绍跑去找武则天,替四个早已入嫁的媵妾去讨要“封号”了。

按本朝律法,像薛绍这种级别的官员,他的妻子肯定是要被正式策封为“诰命夫人”的。比如三品以上官员的正妻,会被封为“郡夫人”,一品大员的正妻则是“国夫人”。但薛绍是驸马,他的妻子是公主用不着策封。而且,历来也没有哪个驸马敢像薛绍一样明目张胆的纳妾,就算偶尔会“不小心”睡一两个小丫鬟也都得藏藏掖掖的。

所以现在,薛绍的情况很是特殊。

武则天也是经过了一番仔细的考虑之后,方才做出了决断。她倒也大方,一口气将陈仙儿、月奴和琳琅姐妹全都封为了“国夫人”,这是正妻才有的待遇。而即将下嫁的上官婉儿,则是封为“郡夫人”,从级别上看比国夫人低了一级。

这高出的一级,算是对陈仙儿等人十年来相夫教子的“特殊表彰”。上官婉儿虽是低了一级,但她既获赠了府第又有单独的隆重婚礼,算是享受到了实在的“偏爱”。

如此一算来,大抵就是扯平了。

虽然陈仙儿等人并不在乎这样的“封号”,但是薛绍的良心算是得到了一点点安慰。而且他认为,这种“出格”的封赏也能转移一些公众的注意力,就让他们对我的“私生活”津津乐道好了,最好是让他们觉得薛某人一心只是扑在了娇妻美妾的身上,从而无心政治。

一言以蔽之,薛绍在用“风流”为幌子,继续行他韬光养晦之能事。

只要不坑害到别人引起众怒,薛绍觉得这种事情再多干几件也是无妨。

转眼已是冬天,薛绍和上官婉儿即将举办婚礼。此时正当“阴气之极阳气始生”的时令,冬至。这是大周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武则天要在这一天率领文武百官在郊外举行祭天大典。

薛绍理所当然的也参加了,这样的大典他也参加过不止一次了。

但是这一次的大典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原本一直充为“亚献”的皇嗣李旦,和充为“三献”的皇孙李成器,分别被魏王武承嗣和梁王武三思所取代了。

这是一个特别危险的政治信号,满朝文武无不瞠目结舌——难道皇帝陛下要立武承嗣为太子了吗?!

薛绍也感觉这个“神转折”实在太过诡异,此前武则天已经表露出了许多的迹象,想要立儿子为储。这次怎么就剧情急转直下了呢?

一定有原因!

薛绍回来后与太平公主一商议,既然文武百官全都满头雾水,那这个原因一定是近期内发生、并且出自于密不透风的内廷之中!

别人或许打探不到什么消息,但这难不到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

很快,薛绍就嗅到了宫里飘出的这一股“危险味道”。说是皇嗣李旦的两个妃子刘氏和窦氏突然“人间蒸发”了。原因是,有人告发这两位妃子行“厌胜之术”咒诅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