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1章 开国元勋(第2/3页)

左右千牛卫这两支特殊部队的将领人选,颇为引人注目。左千牛卫大将军仍是程伯献,看来只要他不犯致命的错误,武则天对他的信任与重要不会改变。原右千牛卫大将军阵亡了,武则天将要授命宰相武攸宁“暂时兼任”检校右千牛卫大将军。这让薛绍有点不满,但在上官婉儿的劝说之下他放弃了争执。因为千牛卫本质上只是武则天的“私人特务部队”,就算她要任人唯亲那也说得过去。薛绍总不至于连她的私人空间和私人事务,也去过份干涉吧?

左右金吾卫,这是负责京城与皇宫治安、并负有仪仗责职的两只勤务部队。薛绍的手从来就没有伸到过一块,他也懒得去伸。因为这两卫人马很早就是丘神勣与武懿宗的天下了。现在他们不出意料的,分别成为了左右金吾卫的大将军。

左右监门卫,这是负责把守皇宫各个大门的军队,当然除了至关重要的玄武门以外。这两卫人马历来和薛绍的关系不大,将来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武攸止和武攸宜将会成为左右监门卫的大将军。显然,武则天给她家的大门选了两个最让她放心的小门神。(又或者看门狗?薛绍如此满怀戏谑的想道。)

左右豹韬卫,这是武则天给它改的名字,它们曾经叫作左右威卫。它们是南衙府兵的重要野战军组成部队。这两卫大将军都有了新人选,左豹韬卫大将军,郭元振。右豹韬卫,检校大将军薛楚玉。将军,张仁愿。

这可以说,是武则天做的最让薛绍满意的地方了。尽管薛楚玉生死未卜,但是武则天给予了他极大的肯定与尊重。还有张仁愿的异军突起,这多少也有一点出乎薛绍的意料之外。因为朝廷在发出这份令文的时候,还不知道受降城的事情。武则天最多只是知道,朔方旧将张仁愿曾是薛楚玉在跳荡军的副手。

左右玉钤卫,曾经名叫左右领军卫,它们的地位与重要性相当于豹韬卫。左玉钤卫大将军早有人选现在未作变动,他叫麴崇裕。薛绍和这个人有点陌生,只知道他是高昌国投降过来的国王之子。这次李唐皇室叛乱,他与王孝杰一同前去镇压有功。相比之下,右玉钤卫大将军的人选就让薛绍感兴趣多了,唐休璟是也。薛绍一直都挺器重和看好唐休璟,认为他是当代儒帅的一个典型代表。受任右玉钤卫大将军,对唐休璟来说绝对是实至名归。

余下还有左骁卫与右骁卫,它们的大将军之职被授予了两位异族将领,李大酺与孙万荣。这没什么奇怪的,大唐惯有此例。李大酺和孙万荣当然不会跑到洛阳去任职,这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荣誉而已。

总体来说,军队将要进行的各项调整与人事任命,基本上还是能让薛绍满意的。但他还是提出了一个颇为“出格”的请求,他希望朝廷能将王昱也任命为右卫五品左郎将,并由他的家人代领田产俸禄等项。

上官婉儿不解,她说虽然王昱是你的学生,但毕竟还没有立下太多的功劳。再加上他现在已被突厥人俘虏而去,那怎么还能加封官职呢?

薛绍答说,当年李陵被匈奴俘虏,汉武帝听信谣言杀了他的全家,然后李陵就真的变节了。我不希望王昱变成第二个李陵。

上官婉儿则是说出了她最担心的事情:万一王昱真的变节了呢?

薛绍轻叹了一声,那就是下一个元珍。我的敌人。

听到这话,上官婉儿的表情变得有些悲苦,“一开始我就应该拦住他,不应该让他跟随程务挺一同出征。”

薛绍轻叹了一声,“我走的时候曾经反复叮嘱,不要让王昱太早拜将太早掌兵。不是我信不过他,而是兵权这东西实在难以驾驭。虽然他的年纪和我相差并不太大,但他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少了,他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足够的威望。不出所料,到了前线他和程务挺起了争执,却又无法说服或是拦住程务挺,这最终导致了前线军队的分裂。要我说,武太后在王昱的这件事情上,真是有点操之过急拔苗助长了。她非得不听我的忠言相劝,也是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