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一句话的作用(第2/3页)

退出聊天群后,崇祯皇帝便高兴地想着,辽东这边又多了一批粮食,如此一来,今年自己御驾亲征辽东的后勤压力,就又少了很多。而皇太极,估计快要愁死了吧?最好真愁死得了,反正在秋收之前,封锁满清的粮食输入,是绝对不会放松的。

想了一会高兴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便转移了注意力,开始想着让他比较发愁的事情。

蒸汽机的海口已经夸出去了,可批量生产的蒸汽机却一直没有定型。如今兵仗局的蒸汽机,全是手工打造的。当然了,手工打造的蒸汽机不是不行,但要实现大明的工业化,批量生产是必须的。之所以工业化是工业化,就是因为产品能流水线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才是真正促进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原因。

如今的崇祯皇帝,对于蒸汽机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两点。一点是蒸汽机太过庞大,都有一个小房间那么大,否则的话,产生的动能太小了。可这么大的蒸汽机,应用起来真得是不方便!至少在崇祯皇帝的印象中,有实际用途的蒸汽机,都不可能这么庞大的。

第二点,目前的蒸汽机,热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太低。换句话就是说,如今的蒸汽机,就是一只吃煤炭的钢铁怪兽,而且饭量还很大。从经济成本来说,实在有点不划算!在崇祯皇帝的认知中,这应该是没有橡胶密封的原因。

他想了好大一会,觉得还是没有头绪,便决定去兵仗局一趟,再和那边的工匠待一段时间,看能不能找出什么好办法来!

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动身,殿外内侍进殿禀告,说兵仗局掌印太监刘成志请求觐见。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心中一动,该不会自己让他们在研究,还真研究出了一点什么吧?

这么想着,他立刻传旨刘成志觐见。

还没等见礼完毕,崇祯皇帝便带着一丝期待,看着底下的刘成志问道:“可有好消息?”

“回陛下的话,却有一事,奴婢觉得有可能可以改进蒸汽机,只是奴婢才疏学浅,没有把握,因此不得不遵照陛下旨意,前来禀告陛下。”刘成志虽然是这么说着,可他脸上带着的笑容,却说明他大概是谦虚了。

崇祯皇帝见了很是高兴,连忙问道:“很好,详细给朕道来!”

刘成志听了,便连忙回奏道:“陛下,今日有一木匠在听到奴婢和人讨论蒸汽机的事情后,私下对其他匠人说,他们木匠锯木头,都是锯子两头都有人拉推,如此就省力不少,这蒸汽机的活塞推动,如果也能两头推动,岂不是也会同样省力不少。奴婢听到了这话,感觉有道理,便来向陛下奏明了!”

好歹他见皇上那么关心蒸汽机,虽然他是兵仗局掌印太监,可也一样活跃在蒸汽机制造的第一线,对于蒸汽机的了解,可以说不比那些工匠要少。因此,他在听到那木匠的言论之后,联系蒸汽机的构造和远离,就已经确定,这确实是可以的。

之所以刘成志没敢把这事说成是自己想出来的,是因为崇祯皇帝经常去兵仗局和工匠待在一起,为了鼓励工匠,也曾严令上官不得贪属下功劳,否则一经查实,必定严惩不贷。刘成志可没把握自己在兵仗局能一手遮天,风险实在太大,还不如实话实说。

再说崇祯皇帝听刘成志这么一说后,脑中略微一想,顿时喜出望外。他也一直扑在蒸汽机的制造上面,脑海中对蒸汽机的了解也是一清二楚,稍微一想,便知道,两个气缸这种互相推着做活塞运动,必定能极大地提高热能转化效率。

而以前的时候,之所以蒸汽机那么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蒸汽机如果小了的话,热能转化效率的低下,会导致动能的不足,做大蒸汽机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可如今好了,设为两个气缸,互相推动之后,相同热能之下,动能必定会大大提高。如此一来,蒸汽机必定能减少好多体积。这也就是说,之前蒸汽机的难点之一被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