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分配洋枪,准备出兵(第2/3页)

“洋枪一定要集中火力使用,发挥的作用才能最大化。”冯云山一边解释,一边开始分配:“因此,本王决定,配给甲一师和甲三师各2500杆洋枪,燧发滑膛枪1500杆,击发滑膛枪1000杆。还有20门洋人的野战炮,都分给甲一师。至于甲八师,天仕兄弟,剩下的1300杆燧发滑膛枪和3门野战炮便都配给你们吧。”

林凤祥、陈玉成、陈天仕顿时都兴高采烈,有了洋枪,自然出征的机会便多了,立功的机会自然也随之增加,不兴奋才怪。

其他人一脸羡慕地盯着三人,尤其是林凤祥,不过他们跟甲等师的师长相比,确实资历低,功劳少,只能盼着下次了。

分配完武器,冯云山让各师抓紧时间熟悉人员和军制,尽快进入临战状态。

因为,他早已将眼光盯向了广州周边地区。

前几天,李开芳派人来报,他们已经占领了廉州府、太平府与镇安府。已被满清革职要治罪的广西提督刘长清,率领手下近千人,逃往满清嘉庆皇帝册封的藩属国“越南”境内。这样一来,将广西全境已被讨虏军全部占领。

而目前,广东境内,广州府的西面,只剩下的高州府、雷州府、琼州府和罗定州、肇庆府的一部分还未攻占;广州府的北面已经全部占领;广州府的东面,还剩下潮州府、嘉应州以及惠州府和南雄直隶州的一部分,未被攻占。

太平军的攻克九江,攻向南京城的进展,让他有种紧迫。

眼下军队的改制也基本完成,是时候扩张地盘,将两广彻底占据了。

出于锻炼的目的,冯云山将这些项任务交给了新成立的讨虏军总参谋部!

目前,总参谋部除了陆顺德、左宗棠、谭绍光、崔大同、许祥光、徐寿几个搭台子以外,冯云山又从英军俘虏中愿意投降的16名军官中,选了7名受过教育、军事知识丰富的军官,补充进总参谋部中,5名陆战军官,2名海军军官。

那名红头发的名叫卡拉格·夏尔的爱尔兰军官,冯云山留在自己身边,要派用场。其余的,8名投靠过来的英国军官,3名陆军6名海军,全部编入到新建讨虏军中的团下面做充当教官参谋。

为此,冯云山还特意让伍崇曜从十三洋行中挑选了几名懂英文的管事,教这几个洋军官学习中文,便于交流沟通。

陆顺德又从军中挑选了4名基层原来的卒长圣兵,作为作战处的人员,左宗棠也从军中挑选了4人作为情报人员,这样整个总参谋部才超过20人。

这天,冯云山来到位于原来按察司衙门的总参谋部,召集了总参谋部全体人员,布置几项任务。

一是总参谋部尽快招齐合适的人员,必须要识字,有相关的经历。可以从清兵俘虏中挑选,只要有才识,愿意全家投效讨虏军的,只要审核过关,可以大胆使用。

二是立即制订二份作战计划,同时攻略广州府的东面与西面,彻底将两广全境全部占领。

三是制订一份整个讨虏军的作训操练手册,在原有的冯云山编著的《圣军练兵纪要》基础上,再结合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内容,将涵盖操练、行营、实战、胆气、营阵、守哨、战法、武器以及军队中复兴会组织建设等内容,全部编制完善起来,形成一份《讨虏军操练手册》的初稿,冯云山再进行修订。

左宗棠等人奇怪为何圣王在刚刚整编军制,便要出兵攻打满清。

冯云山的解释是:兵不是靠在院子里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实战一次,胜过十回练兵。

接到圣王布置的任务后,陆顺德、左宗棠两人连忙叫上所有人手,分头行动起来。

陆顺德拿着冯云山给的手谕,带人到广州附近的各师中挑选头脑灵活的基层军官,一下子便补充了三十余人进总参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