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六)(第2/3页)

但大军十万和御帐十万截然不同,御帐之中,臣仆女眷占了大多数,他们的日常消耗与大军所需的粮草军资完全不同。

而且捺钵行走的路线固定,沿途都有预备好的库房和草场。而十万大军都从各地征调而来,开拔前的准备,路途上的消耗,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安排妥当。

尽管比大宋这边调动禁军肯定要简单许多,可终究不是春来踏青,说走就能走,最多只消准备一两天。

“那是辽国啊。”

韩宗儒轻拍了儿子后脑勺一下,“要是辽人当真有这等能耐,大宋早就败亡了。”

“会不会是铁路?”

韩璃的声音大了点,让耳朵尖的韩缜给听到了,当即大叫,“要是辽人修好了铁路,家里会收不到消息?”

韩璃的脸一下红了,弓起背,想把自己缩起来。

十万兵马都是活物,能走夜路、小道,专找没人的地方走。铁路轨道那是死物,几百上千里长的轨道所经之处,无不是大城、要隘,除非派去辽国的细作全都变成了瞎子、聋子,否则如何瞒得过做了百多年死敌的大宋?

韩缜回头,却看见了自己的侄孙,“小猴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韩璃可不想被人小猴子长小猴子短地叫唤,只是他也不敢反抗,垂头丧气地道,“刚刚。”

“知道辽人为什么不可能是用铁路来运兵吗?”仿佛考试一样,韩缜问着侄孙。

“修不起来,修起来了也用不起来。”

据韩璃所知,辽人这些年的确都有在建设铁路。只是北地酷寒,修筑着实不易。连接南京析津、东京辽阳的铁路,修了七八年了都没全部完工。

从析津府往奉圣州去的铁路,也在铺设之中。但韩璃也曾听闻,那条铁路好像要爬山,所以在工程上有个难关,停工已有一年之久。

国力上的差别,让辽国的铁路建设举步维艰。人才数量上的差距,让辽国甚至无法很好地运行一条铁路——从襄汉水运的那一条仅有数十里的木质轨道开始,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大宋才培养出了足够的专才,来维持数千里铁路的正常运行。

听孙子详细地回答了一番,韩缜和韩维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有几分惊喜。

前一点简单,但能明白后一点,可就不容易了。

“算是长进了点。”韩维的夸奖还是带着苛刻,然后终于想起派孙子出去是为了什么,“冯京出来了?”

“啊,出来了。”终于等到了,韩璃连忙点头,“一刻……两刻钟前就从韩相公府上出来了,不过冯相公没再往潞国公府那里去,而是往南去了。”

“南……”韩维双眼眯了起来,“冯京现在住哪里?”

韩璃道:“就是在靠着朱雀门的地方。”

“回家去了?”韩维与韩缜交换了一个眼神,各自笑了起来,“冯当世还真是不能成事。”

“文宽夫怕是要火上头了。”

……

“冯京出来后就回家去了?!”

只听到一句,文维申就猛然大叫起来,不仅韩冈那边没消息,就连冯京也好像要改投门户。

“小声点。”文及甫不快地提醒道,“别打扰了大人午睡。”

文及甫压低了声音,跟文维申说话,可在里屋假寐的文彦博还是听到了,叫了起来,“出了什么事?”

文及甫、文维申两兄弟忙忙进去,“大人,没什么大事。”

“没什么大事,那就是有小事喽。”文彦博岂会让自己儿子糊弄过去,“是什么小事?说来听听。”

文维申犹豫了一下,小声道,“冯京与韩冈见过面后,就直接回家了。”

文维申说话的时候,文及甫小心地关注着他们的父亲文彦博。老年人若是动怒动气,很容易出事。而文彦博,也正是易怒的脾气。

但文彦博这一次却没有太大反应,反倒是有几分好奇的模样,“哦?韩冈是怎么说服冯当世的?还真想亲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