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八)(第2/3页)

“有哥哥你的这一句,小弟回去就好交差了。毕竟不是小弟一人说的算。”冯从义笑着说道,他也只是说一说罢了,“不过税赋归一,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好处的啊。并非小弟纠缠不清,去苛捐杂税,将税赋归并为一,朝廷和百姓都能因此得利。”

“税收是国家命脉,影响到万里幅员、亿万子民,不可不慎。可还记得免役法?”韩冈摇头叹息,“将税赋归并为一,对朝廷的好处不言而喻。可对百姓呢。”

韩冈记得张居正推行过类似的改革。具体细节他记不清楚了,不过他的记忆中也的确有一条鞭法的名称。从名字上来猜测,应该跟冯从义的提议相差不远。面对同样的困境,能够选择的手段总不会差太多。

这一税制改革,并不是独创,突然间从某个人的脑子里跳出来。而是与之前历次税制改革一脉相承。都是简化变得复杂和混乱起来的税制,同时让朝廷能够从中得到好处。不过是有识之士,所见略同罢了。

但这么做的问题也有,而且问题很大。

韩冈做过一定的了解:“唐德宗时宰相杨炎从租庸调改两税法,户税、丁税都改钱征收。为了交税,农民就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

“那是市面上钱币不足的缘故,只要能够有足够的钱币流通于世,必然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冯从义立刻反驳,可见其下了不少功夫。

“但丰年时又会如何?丰年谷必贱,如果只交粮食,贱一点也就不卖而已,可要折钱缴纳又如何?届时就算多收了三五斗,在百姓而言也不是好事了。”

“可折变呢?粮折钱,钱折物,折到最后,要缴纳的赋税就翻了几倍。”

折变是如今的恶政。就是官府将所征实物以等价改征他物,“因一时所需,则变而取之,使其直轻重相当,谓之折变”。可实际上,对百姓来说却是“纳租税数至或倍其本数”,翻番了!其同样是逼着百姓将手上的粮食换成钱,甚至其他官府需要的实物。比起一条鞭法更恶劣。

但韩冈不以为然:“禁折变可就容易多了。不能因为长了疮就把好肉都割掉。”

冯从义的“一条鞭法”,不是现在可以推行的,更不应当由自己来提出。

韩冈即便有一天能够主持朝政,他的执政方针也将是开源,而不是节流,更不是改变分配方式。

“这终究是大忌。暂时不要想为好。为兄现在还不打算成为众矢之的。”

冯从义皱着眉,他虽然仅是商人,可年轻人的胸中终究还是有着一颗不甘平淡的心。

韩冈正想再说几句,下人突然来报,说是章枢密来访。

冯从义一叹,不再争辩,起身先行入内。刚离开,章惇就到了——章惇与韩冈交情非常,有通家之好,他到韩冈这边,都是直接进门引至书房。

章惇来得虽快,却只看到了冯从义的背影。瞥了眼桌上还没来得及收起的杯盏,饶有兴致地问道:“可是令表弟,关西有名的冯四官人?在说什么呢?当不是家常吧。”

“正说如何富国富民呢。”韩冈半开玩笑半认真。

“富国富民?”章惇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起来,“何须如此,只要能够让四民各安其业,内不困于病馁,外不害于贼寇……”

“然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各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韩冈笑着接下去。

“行了,不要背了。”章惇摇摇头,“待天下大同日,或有斯时。如今,只是空言。”

“不去做当然是空言,但去做呢?终归能更进一点。”

章惇不以为然,“怎么做?说说倒容易。”

“夫子所论,不过仁、礼、中三个字。拿来教化百姓,使得人人可以读书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