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下将安(第2/3页)

随着铮铮作响的甲胄声远去,黛玉、宝钗、探春等人无不落下泪来。

黛玉忽地想起一句诗来: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铁网山,圣驾行在。

议事大帐内,看着帐内浑身血气的诸将,崇康帝面色隐隐有些发白。

他听说过武王部下之悍勇,也听说过他们的战绩。

但是,真正直面,还是第一回。

他没想到,信国公意外被炮击而死后,景川候张闻和淮安侯程胜会如发狂了般,不顾伤亡的拼死猛攻。

信国公死后,李道林放弃了抵抗,被冲锋乱兵挤下了山下,又挨了不知何处射来的两箭,这会儿还在昏迷中。

郑国公屠尤、宣德侯叶盛率部根本挡不住暴兵突击,屠尤重伤,叶盛战死。

在他们之后堵上来的武定侯吴诰、参宁侯宋杰和靖安候徐忠所领三营一万五千兵马,居然也挡不住景川候张闻和淮安侯程胜不要命的狂攻,死伤惨重。

直到最后将守在南面的忠靖侯史鼎、神武将军冯唐、王子腾、牛继宗等人调来,才堪堪围杀了这部哀兵。

无一投降,尽皆战死。

惨烈之极,令人胆寒。

而宣国公赵崇所挡的西面,同样惨烈。

或许是知道没有了后路,连平日里最以阴险狡诈的成国公蔡勇,都以死相搏。

尽管事后不知所踪,但同样也创伤了宣国公赵崇和宋国公刘智,毙杀了荥阳候谢成。

若非蔡勇到底奸猾,见朝廷大军有了火炮支援,到了紧要关头胆怯跑路,使得已无后路的哀兵最后一口士气溃散,其实未必不能再往上冲击一番。

结局或许不同……

但即便如此,战果同样让人不寒而栗。

东西二面同时大战,纵然有北面高地的炮火支援,可这些见过大阵仗的老卒似乎并不畏惧,死命前冲下,最近时,几乎就靠近了议事大帐。

悍勇至此。

不止崇康帝一人面色难看,宁则臣等人也无不面色凝重之极。

他们都未真正面临过武王旧部的兵锋,之前见清理十二武侯时,三下五除二,就削减了六名,还处死过两人,也没见他们反抗。

却不想积怨之下,会爆发出如此恐怖的杀伤力。

要知道,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

不止京中还有一部兵马,在九边,还有百万大军。

如果这些兵马生乱,那么社稷顷刻间便有倾覆之厄。

也难怪,这十数年来,崇康帝几乎夜不能寐,对龙首原上的那位,忌惮之极。

“陛下,山下仍有不少大军围困。都中的情形也不知如何了,还是尽早突围,回京后再做打算吧……”

宁则臣满面忧色,劝慰道。

崇康帝也有些迟疑不定了,但随即面色又坚定起来。

他在都中埋下了诸多后手,足以搅浑一池春水!

都中不会有问题的,他必须要将义忠亲王等人在铁网山一网打尽!

因为一旦放虎归山,必将后患无穷。

若是让他们逃往九边,鼓动边军造反,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拿定主意,崇康帝看向赵崇,见他甲胄胸口处护心镜破碎,先问道:“宣国公身体可还安好?”

赵崇躬身答道:“谢陛下关护,臣并无大碍。”

崇康帝又问:“如今局势,孰胜孰败?”

赵崇道:“回陛下,打到这等地步,虽胜亦为惨胜,但毫无疑问,朝廷大军必胜!朝廷大军虽损失颇重,但将帅尚存大半。而叛军将帅,却几乎损失殆尽。只是朝廷大军兵力本不如叛军,现在损失惨重,已无建制大军可调动。幸而如今火器之利,远超当年。若龙禁尉能主动出击,则山下逆军,必可一击而溃之,以少胜多。毕竟,叛军士气已经低落到谷地。”

崇康帝闻言心中大定,扬声道:“既然如此,就由宣国公坐镇军机,亲自指挥。诸将引领各部兵马,以少聚多,与龙禁尉一道,务将反贼一击溃之,生擒逆贼刘涣等人。此战过后,奸佞尽诛,天下太平。百姓休养生息,朝堂安定,今日参战诸将,归京后皆议封赏,加官晋爵,而朕,将与诸位共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