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伪帝密辛(第3/4页)

崇康帝的面色却缓缓恢复过来,他面色沉着,目光坚定而明亮,嘿嘿冷笑道:“如此说来,近二年来,都中一切罪孽之主,毒杀朕三个皇儿,又逼得三位太妃自尽,数次谋算于朕的幕后黑手,便是刘孜了?这只见不得光藏头露尾的土地鼠,终于肯露头了?就凭这起子乌合之众,躲在背后放冷箭下黑手勉强还能过的去,也想聚众谋反,凭他们也配?!开国公李道林,宣国公赵崇!!”

“臣在!”

李道林和赵崇一起躬身应道。

崇康帝寒声道:“都道贞元勋臣,视武王为天,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武王乃朕一母同胞的手足同产弟,朕从未苛待于他,是九弟自己自囚于龙首原,此事天下人谁人不知?朕可曾派一兵一马围困于他?!如今朕的手足兄弟,眼见就要因当年征战天下时留下的伤痛离去,朕的母后今日亲自前往王府代朕探视,天家骨肉之情至此者,古今又有几人?偏有人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为其谋逆造反之举寻借口,不愿朕的九弟安静修养,抬出他来让他不得安宁,甚至背上造反的罪名,其心何其歹毒也!而你们一些贞元勋臣,竟为一己私利,攀附叛逆,深失朕望!刘涣等人焉知,若朕之九弟想要这皇位,还用得着他们张目,只需九弟一言,朕给他何妨?如今朕的骨肉皆被逆贼戕害,朕的九弟,本就是这天下的第一继承人,又何须一起子见不得光的龌龊小人替他来取?!李道林,赵崇,你二人为贞元勋臣之首,今日当着文武大臣之面,说说看,这十数年来,朕可有一日对朕的九弟不利过,可有一日,派过兵丁去圈禁他?”

李道林和赵崇闻言,顿了顿后,一起摇头道:“未曾。”

崇康帝声音陡然增高,质问道:“那贞元勋臣,为何会反?!”

不过没等二人回答,崇康帝又降低声调,一字一句道:“朕不愿再见国之功臣流血,此非朕之本意。如今在背后搅风搅雨的幕后黑手已经现身,朕只诛首恶!你二人将朕的旨意传下去,也传给那些站在叛贼那边的军卒耳中,告诉他们,只要愿意归顺朝廷,朕这一回,既往不咎!若执迷不悟,唯有化身齑粉之厄!”

李、赵二人再应命,崇康帝最后道:“你二人为军机之首,兵法最强。朕希望,你二人能与宋国公刘智,郑国公屠尤并宣德侯叶盛、荥阳候谢成一并,领耀武营和镇威营,分守东西二面。其他大营至今尚未完成整合,将不识兵,兵不知将,只能由他们暂守敌军攻击薄弱之处。当然,朕只是一个建议,具体军机调动,皆以你二人商议为主。对了,武定侯吴诰、参宁侯宋杰和靖安候徐忠提调的奋武、果勇、敢勇,可作为预备兵力,就驻在你等身后,你二人可在危难之时,随时调用。”

李、赵二人闻言,心中苦笑不已,帝王到底是帝王,到了这个时候,还不忘消磨贞元一脉最后的力量……

圣驾行在处于铁网山脚下一倚山高坡谷地上,南北险要,唯东西二面较为平坦,也势必承受最大的压力。

而且,奋武、果勇和敢勇这三营兵马,未必只作后备兵力使用,未尝没有监军之意……

不过,帝王之道,原是如此。

二人为臣,又能如何?

今日若是武王为谋,要夺回皇位,两人说不得会倒戈,或者两不相帮……

但今日是劳什子义忠亲王作乱,他二人已贵为国公,又怎会从贼?

而且两人不管怎么看,都不觉得那刘涣能成事。

所以,别无选择。

听着遥遥传来的剧烈厮杀声,李、赵二人不再迟疑,分东西二向,分别行动。

至于南北向,就交由王子腾他们自去负责罢。

宋国公刘智,郑国公屠尤并宣德侯叶盛、荥阳候谢成他们,已经领着耀武营和镇威营在拼死抵抗,不然,此刻哪有议事的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