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师恩似海(第3/4页)

正在这时,莲池旁传来一阵老迈的咳嗽声,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贾琮忙上前与宋华一起服侍,宋岩摆了摆手示意无事,而后对贾琮道:“琮儿,你能坚持自己的道,是对的,但你的道,并不完整。”

贾琮躬身道:“请先生教诲。”

宋岩喘息了几口,然后老眼看着贾琮,缓缓道:“你能怜悯众生,尤以百姓为重,此为大仁,但你却失之偏颇,何不反向思之?百姓之妻儿子女无辜,难道赵家、秦家的妇孺就不无辜么?他们如百姓一般,并未行恶啊。”

贾琮闻言,忽地一震,似醍醐灌顶般,深深一躬身,道:“多谢先生教诲,弟子明白了。”

宋岩又道:“虽汝之道与诸位先生不同,但亦需有虚心求学问道之心,不可自满骄矜。”

贾琮闻言,再深礼之,道:“弟子谨记先生教诲。”又对其他几位老者行礼道:“请诸位老先生多多教诲。”

方叔和、褚东明等人相互看看,笑道:“松禅公到底为天下师,寥寥数言,便可令清臣知迷途其未远,大善也。清臣,吾问你,赵家、秦家内眷,当如何处之?”

贾琮答曰:“依旧恭听圣裁!不过晚辈以为,天子仁德,必会网开一面,不会令妇孺断命。”

欧阳德谋逼问道:“若天子命你株连九族呢?”

这一瞬间,连宋岩在内,众人目光都齐齐盯向贾琮。

贾琮沉默了稍许后,拱手道:“吾为天子臣,天命不敢违。”

一阵叹息声响起,褚东明连连摇头道:“亦不过一俗臣耳。”

其他人亦是连连摇头,惋惜贾琮不能超凡脱俗……

贾琮心中冷笑,想做国之铮臣,何不让尔等家门子弟来做?

尔等家中若出国之铮臣,第一件事,就是革你们的命!

不过也并非皆是失望,欧阳德谋道:“还好,并未说虚言诓骗我等……清臣,你好好陪陪松禅公吧,他很挂念你。等午后,我等老朽还有些事与你商议。”

说罢,几位权倾江南的老者就要离开,却听贾琮道:“还有一事,晚辈想请教诸位先生。”

等八人看来,贾琮道:“原本锦衣卫人手不足,所以晚辈便请江南按察使诸葛泰代晚辈去江南各地缉拿赵家族人,不想按察司的人却是连跟前也靠不近,诸葛泰今日前往盐政衙门致歉,无能为力。所以接下来,便是锦衣卫亲自前往拿人。锦衣卫乃天子亲军,缉拿不臣,若有阻拦,与贼同罪。敢问几位老先生,晚辈所为对否?”

……

宋岩房间。

贾琮与宋华搀扶着宋岩落座,等宋华出外准备参茶后,宋岩看着贾琮道:“是否感到枯燥烦闷?”

贾琮摇头道:“先生放心,弟子明白规矩的。”

宋岩缓缓道:“不是规矩……琮儿啊,你要记住,自古以来,太平时节,必是文贵武贱,何也?

盖因太平时节,文人掌控着这世间的话语权。江南十三家,何以言贵,竟连朝廷也忌惮其根深蒂固之势?

只因他们之言,可左右士林风向。而士林,可左右民心。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和他们撕破脸皮。

这不是窝囊,这是隐忍,是审时度势。

对于这些不再是纯粹的儒者,你要做的不是对抗,不是毁灭,而是要学会利用。

毁之容易,用之难。

以暴力强压之,为下策也。

新法大行之势终究难挡,如今之阻不过垂死挣扎……

现下,此八人皆重利,以求续其家族之清贵地位。

所以,琮儿便可趁机以利诱之。

但若只予利,其必生轻骄之心,不可取也。

故而为师书信于你,令汝与此辈有今日之谈,先立人以威!

威、利兼施,方可用之。”

贾琮点点头,郑重道:“先生之言,弟子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