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清冷(第4/4页)

再有就是此事的好处,等熬完几年回来,以后就是亲贵武爵,真正的爵爷了。

以国公府的门第,日后传诸子孙,又有百年富贵!

还有,前宋之前,汉晋隋唐时,士大夫皆允文允武,上马为将,下马为相的人杰,他素向往之。

焉能做手无缚鸡之力的无用书生?

他也素来锻炼身体,从未间断过。

听他面带微笑,一桩桩一件件理顺后,晴雯、春燕、香菱等直肠子的丫头都信了。

虽依旧不舍,可也推崇贾琮心怀大志。

小红虽未尽信,却也只能往好处想,跟随众人出去。

唯有平儿,年长许多,见识广远一些,知道九边远不是贾琮说的那样美好。

此刻关中长安还是秋天,虽然夜里有些清寒,但白日却极为清爽舒适。

然而九边关中,此刻多已下起大雪。

先前她还跟着王熙凤时,王子腾奉旨去九边巡视,王熙凤就嘀咕过这些,担忧王子腾的周全。

王子腾正值壮年尚且如此,更何况贾琮?

至于公候门第的世子在九边打熬,却也不是万无一失的。

这么些年来,折在九边的公候世子并不是一个两个,只她亲手帮王熙凤准备的吊丧孝礼都不下六七份。

崇康七年宋国公世子、博安候世子,崇康八年景重候世子,崇康九年万武伯世子……

这一连串夭折的公候世子,又岂是顽笑的?

亲贵武爵,没那么好承嗣!

九边何等苦寒,一场风寒就能要人性命。

又无名医良药……

真要有个头疼脑热,只能靠些军中庸医开些虎狼药,熬的过去就活,熬不过去就死。

世间名医有数,纵然公候府第,也没奢侈到派个名医驻于军中,只为世子一年里生一回病时用。

除却名医难得外,也有僭越之嫌。

所以,也就愈发显得九边恐怖。

这怎能让平儿放心?

不过,她最解人意,知道贾琮不喜人哭泣添恼。

况且事情已经成了定例,她再哭又有何益?

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担忧,开始为贾琮远行准备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