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圣人教诲,到底作数不作数?(第2/3页)

只是这个疑惑,他又不能直接相问。

对尊长慈爱之行心存疑虑,本就是忤逆之行。

再者,此时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贾琮感动不已,再行大礼拜道:“弟子得先生师娘慈爱护佑,感激万分。日后必勤于课业,不负恩师所望,以孝奉于师娘,不负师父师娘慈爱。”

宋岩颔首道:“起来吧,有此志向就好。你年纪尚幼,虽要勤于学,却也不可太劳,否则伤了身子根源就不好了。”

贾琮起身后,应道:“是,弟子记住了。”

宋岩又指着下面的宋华道:“这是你师侄子厚,你们见过。日后去了国子监,每三日到为师家一次,子厚可教汝经义文章。他辈分虽低你,但毕竟先学几年,足够教你了。”

贾琮自无不可,只是存疑道:“先生,国子监允许子弟三日出监一回吗?”

宋岩解释道:“国子监内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外舍又有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之分。

国子学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此学舍人数最少,但配给的博士、助教、直讲乃至斋夫,都是品阶最高,也是水平最高的。

不过可惜的是,权贵子弟多纨绔。

朝廷配备了这样好的条件,从国子学内升入内舍的,不是稀少,而是从未有过。

多不过混日子的混账,国子监内对他们早就放弃了希望,所以管束就松弛。

琮儿你身为国公府子孙,即使用尚书府的荫蒙名额,也是要入国子学的。

到时候,万不可与那些混账厮混学坏。”

听到宋岩之言,贾琮心道,宁府那边的贾蓉,八成就是这等货色,又忙答道:“弟子谨记先生之言,必会洁身自好……”

抬眼看去,却瞧见宋岩看的并不是他,而是下面坐着的吴凡。

登时明白了,这满头冷汗的吴凡,八成也是不好学之辈。

眼见他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的乱转,倍显心虚,偏强行装作宋岩说的好似不是他,贾琮便知这小子绝不是省油的灯。

怪道宋岩让他每三日到尚书府来一回,怕也是担心他学坏了。

许是吴氏有先见之明,隔了会儿,派人将吴凡叫走……

面对老妻这种溺爱行为,宋岩也无法,只好对贾琮道:“近来你在贾府生活可好?”

贾琮应道:“弟子生活极好,叔叔婶婶都十分慈爱关心。”

宋岩又瞥了眼贾琮额头上的伤处,冷哼一声,只是涉及贾赦,到底不好多言。

面对宋岩这等不加掩饰的关爱,贾琮真真好奇了。

以他从贾政处的了解,宋岩可绝非这样的人。

理学大儒的名头,又岂是顽笑的?

只从宋华身上的家教,就能看出不凡……

又缘何对他如此特殊?

莫说他,连下面的宋华,都隐隐震惊吃味。

只是宋岩并未多言,谁也不敢多问。

又考校了番近来的功课后,宋岩再将贾琮夸赞了番,赞他功课扎实,态度诚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没有弄虚作假,或是故弄玄虚。

然后再将贾琮不解之处,深入浅出的分析解析了个明白。

这下,下面的宋华面色就更古怪了……

因为在宋家,学业功课好是应该的,学的不好就要被责打斥骂。

何曾见过连《四书》都没解全的,还会被这样夸赞的?

他是长子长孙,备受祖母吴氏疼爱,可课业上有不解之难,宋岩也只是讲出该从哪本书上去求解,绝不会直接讲出答案来。

宋华一时彻底糊涂了,摸不清祖父到底缘何如此宠爱这个小师叔。

几番谈话后,贾琮将近日来学业上的难处一一问明白后,大概收获不菲,又拜谢了宋岩一番。

而宋岩见他如此好学,也十分高兴。

没见着下面的长孙,差点吐血,再问道:“可还有其他疑惑?不止学业上的,都可以相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