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安排(第2/4页)

王熙凤忙笑道:“老祖宗尽放心就是,这样大的事,哪个敢多嘴?只是……”

“只是什么?”

鸳鸯服侍着喝了口参茶后,贾母提起了些精神头,问道。

王熙凤有些为难道:“就是不知琮哥儿该怎么办?大老爷那边……怕是再不能容他。”

贾母闻言,脸色又难看下来,微微皱眉道:“到底是他儿子,难道还真能成生死仇人,要当贼打死?”

王熙凤苦笑了声,摇摇头,不好多说什么,毕竟是她公公。

可若不是贾母发话将贾琮带到这边来养,贾琮多半活不了几天了……

贾母想了想,也头疼起来,她揉了揉眉心,叹息一声,道:“那就养在这边,这一二年里,让他先别去东路院了。让链儿给他老子说,总要给人一条活路,也不能再让人说嘴了去,左右不过一个庶子,有什么容不下的?其他的,你和太太看着办吧,我去歪会儿……”

说罢,让鸳鸯搀扶起来,要去暖阁睡会儿。

走了两步,却又顿下脚,道:“既然他是个好念书,就好好念书,也不用来给我请安。告诉他,念好书,才是他自己的。他老子恨不得打死他,日后那份家业,自然落不到他头上一分。”

王熙凤闻言,忙应了声,等贾母的身影消逝在转角后,面上方浮起一抹笑意,折身往王夫人房走去。

……

“怎么说?”

王夫人寻常居坐宴息之处,是在荣禧堂侧的三间耳房内。

当然,这种连接正宅的耳房,远比贾琮那种倚墙而建的耳房高大的多。

她坐在铺了秋香色金钱蟒条褥的炕上,微微靠着锦靠,手边有一梅花式洋漆小几,侧着目看着从东门而入的王熙凤,轻声问道。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也头疼,毕竟他是那样的出身。想了半天,只说了句既然他是个好读书的,就好生读书罢,平日里也不用给她老人家请安。其他的,让我和太太商议着来。”

王夫人闻言,淡淡笑了笑。

顺手从身边大丫鬟彩霞手中接过熏香手炉后,摩挲了下镂纹,想了片刻后,道:“那就按老太太的意思去办吧。准备个小院子与他,吃穿用度,按环儿的例给吧……他一月二两的月钱,也别问大太太要了,从我二十两里扣出来给他。”

王熙凤闻言,笑道:“老天爷,他可真是掉进福窝儿了,遇上太太这样的菩萨心肠!真该让他来给太太磕头!”

屋里周围侍立着的婆子丫鬟们也都凑趣的笑了起来。

王夫人却轻轻一笑,道:“你少胡说,我经不住闹。连老太太都不用他请安,我就愈发不用了。行了,你去办吧。”

……

从王夫人房出来,上了抄手游廊,正盘算着该安排哪个婆子当嬷嬷,哪些丫头当丫鬟,就见贾琏从西边三间小抱厦那边往这里走来。

王熙凤身后跟着的四个媳妇见了忙站远了些,王熙凤则含笑迎了上去。

夫妇两相遇,王熙凤便将王夫人的主意说了出来,赞了又赞道:“太太真真是慈心仁厚的!对比起来,东边儿那位就忒难看了些……”

贾琏闻言,却抽了抽嘴角道:“那位哪里能和太太比?太太出身王家,傍身的嫁妆里,不算银子,只那些田庄门铺,一个月的出息都有上百两。又不指望那点月例银子过日子,给了也就给了。大太太却不同……”

王熙凤闻言,冷笑一声,道:“哟,到底是嫡母呢,你这倒是护上了!敢情我们王家人出了银子,反而落不着好?”

贾琏听的头大,连连摆手道:“胡扯什么,我何曾是这个意思……”

见王熙凤不依不饶,忙岔开话题道:“我刚从老爷那过来,老爷的意思是,把贾琮安排到墨竹院。”

“墨竹院?”

王熙凤闻言一怔,注意力果然吸引过来,她吊梢眉微微拧起,道:“梦坡斋旁那个小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