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庆阳与凤翔:一般攻守两种结局(第2/8页)

贺宗哲的大军死死围住了凤翔!

这时甘陕的局面相当有趣:明军围困了庆阳;元军围困了凤翔。

而从兵力对比上分析:庆阳城外的明军十余万对付城内的万余元军;凤翔城外的元军数万对付城内的两千多明军,对照比例出奇地相似。

而从城池地理重要性上来看,显然凤翔重于庆阳!但这时的庆阳已经成为了各地元军残部的精神支柱,明军则处于必须将庆阳战事进行到底的尴尬境地,就军心士气尤其是心理因素来说,庆阳又重于凤翔多了。

对明军不利的是:凤翔城要大于庆阳,而驻兵则少于庆阳,这绝对不利于激烈的城头厮杀。对明军有利的是:城外的元军乃是骑兵,骑兵对于强攻坚城有种天生的畏惧,离开了马背去攀爬登城云梯实在是难为了骑手们。

但是,贺宗哲毕竟乃王保保麾下名将,对于攻城还是有几个歪招,他试攻了几次之后便发觉了难以爬上凤翔城头的关键所在:士兵根本无法接近城墙!

金兴旺、周焕二人亲登城头,城墙上的箭垛内堆积了大量石块,元军于护城河外全部隐身不动,只要是过了护城河,石块箭矢便劈头盖脸如雨砸下。

贺宗哲前敌观察后不由皱起了眉头:几次接近城墙之后,反而等于献身靠近石块临头,元军将士便自觉开始“畏城如虎”!那凤翔城墙几同于鬼门关,谁还愿意接近?

贺宗哲的第一个绝招便是:发明了大量“土坦克”——以满地都是的荆藤做原料,现编了许多特大乌龟盖一样的东西,需要五个士兵同时发力才能移动,名曰:龟笆,无数龟笆连成一线乃至一片,那是啥效果?

可以有效抵挡城头的投掷物,可以努力靠近凤翔城的城墙了!

可是,攻守双方从来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矛与盾相克相成才组成了一切事物的本质,元军的“龟笆”出现了,明军的破解“龟笆”之道也就迅速面世:极为简单,城头的石块换成了干燥柴草,这些易燃物准确“降落”于“龟笆”之上,紧接就是火箭伺候,大火燃起,“龟笆”之下的人还能躲在高温龟壳里庇护自己吗?

有效之“盾”出现了,对付“火盾”之“铁矛”也及时投入了战场:贺宗哲又生一计,发明的一种极长铁钩,一见有柴草落下,便随时钩攫而下;城上的人们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在柔软的柴草中掺进了大石块,巨石压住了柴草,再施以火箭,又破贺宗哲计谋。

贺宗哲更明白:自古以来,打仗哪来得没有死伤?于是“龟笆”照编,攻城照旧,不计伤亡——甚至活活火葬元兵也在所不惜,前仆后继,督军攻击愈烈!

凤翔城头的金兴旺、周焕眼见战事不妙,不得不另想绝招了。

78

金兴旺与周焕商量:“贺宗哲这小子看来是豁上了血本,如此急攻而不计后果,这是欺负我们呀!料想我等援兵不到凤翔,必然不敢出战。咱们不妨偏偏不让他称心如意,明天来个出其不意杀出城外,或许能煞煞鞑子兵的锐气!”

周焕点头首肯,自愿率一军出城北;金兴旺自领一军出城西,计议妥当之后,又担心元兵趁机竖云梯爬城,索性又使出了一手罕见的守城绝招:城头准备了大量绳索,每根绳索缒兵一人,等元兵依赖“龟笆”贴近城墙之时,飞将军从天而降,与一心只等着爬云梯的鞑子兵来个突然贴身肉搏!

第二天,两人分兵杀出西、北二门,数量虽然不多,但的确出乎贺宗哲意料,尤其是准备爬城的士兵,当然不能把战马带在身边,猝不及防之际,没能形成像样抵抗,再加上城墙上缒下的“飞兵”,更是大大出乎贺宗哲所能想象!于是元兵纷纷溃退,凤翔城被攻局势才见稍缓。

金兴旺与周焕出击得胜回到城头,张目远望,却突然有些吃惊地发现:那贺宗哲当难道是徒有虚名,一战小小失利,竟然就此丧胆?只见元兵纷纷拔寨撤营,卷起帐篷退军而去,这是准备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