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尔衮的恩怨情仇和权力游戏(第4/10页)

有证据显示,皇太极对多铎也不错。

多铎有“荒唐王爷”之称,除了能打仗之外,任侠率性、渔色猎艳的名声也不小。他甚至曾经将主意打到了大清朝第一位汉人大学士范文程的头上,并且可能对范夫人进行过严重的性侵犯,气得范文程范大人装病不上朝,在家里闭门谢客生闷气。假如不是多尔衮出面制止,没有人知道事情会如何结局。《清太宗实录》中记载道,经过皇太极的极力争取,多铎才分到努尔哈赤生前直接统领的十五个牛录四千五百人。

很难想象一个主谋逼死他们母亲的人,会如此行事。谋害阿巴亥的说法几乎全部出自后人的臆测,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

细细翻检史料,皇太极主政十七年间,几乎所有王公贝勒都受到过严厉处罚。皇太极最有出息的儿子豪格曾经三次受到过降级、罚款的处分,而多尔衮只受到过一次。

事情发生在大明崇祯十四年、大清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三月。当时,皇太极确定了对锦州长围久困的战略,下令部队轮番围困锦州,由远渐近,最后直逼城下,意图迫使锦州守军弹尽粮绝后不战而降。谁知,时间一久,锦州城内被围的人们受不了,城外围城的人们也受不了了,结果,领兵主帅多尔衮和豪格等助手商量后,私下里决定放官兵轮流回沈阳探家。兵员减少后,因害怕城里的明军乘虚劫营,又将包围线后撤了三十里,结果,事实上等于撤除了包围。

皇太极知道后勃然震怒,整整一天都在大发雷霆。他把多尔衮等人调回来,不许进城,在城外听候处置。从多尔衮、豪格开始,皇太极一一点名痛斥。他对多尔衮说:“我加爱于你超过了所有诸子弟,好马任你挑,好衣任你穿,好饭任你吃,对你比对谁都好,就是因为你勤劳国事,能够恪遵朕命。如今,你让我怎么再信任你。”多尔衮和豪格被骂得狗血淋头,诚惶诚恐地自请死罪。最后,多尔衮的睿亲王爵被降为郡王,罚款一万两白银,夺两牛录;豪格的肃亲王爵被降为郡王,罚款八千两白银,夺一牛录。其他三十多人受到处分。

几天后,多尔衮等人去衙门办公。皇太极细细询问起来,结果,情况比听汇报时还要糟糕。当时,有人辩解说,是为了能够睡好觉才后撤的。皇太极怒火万丈,把多尔衮等一帮家伙当场赶将出去,说:“你们赶快回家吧,那样就可以睡好觉了。”并下令,不许他们上朝,说是自己不想搭理他们,相见不如不见。最后,多尔衮诸人拜托范文程等多次求情,方才挨过这一关。(《清太宗实录》卷五十五,第22页)

实事求是地说,在当时,多尔衮的才能和功绩是公认的。皇太极执政时期,多尔衮在一系列战略性军事行动中,均有上佳之表现,从而令皇太极对他“特加爱重”,也为自己赢得了崇高的地位与威望。史书上说多尔衮“攻城必克,野战必胜”,不完全是溢美之词。

大明崇祯十一年、大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八月,皇太极派遣他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左翼兵伐明。多尔衮铁蹄所到之处,纵横山西、河北、山东三省,“自北京以西,千里之内明军皆溃散逃遁”。在长达半年时间里,“转掠二千里”,“旌旗所指,无不如意”。著名的大明总督卢象升和那位为了给监军太监祝寿而喝了一百杯酒的总督吴阿衡,就是这一次战死在多尔衮手下的。洪承畴和孙传庭也是这一次被急急调离围剿李自成的第一线,从而导致李自成有了喘息之机并死灰复燃。这一次,多尔衮攻克山东重镇济南前后只用了一天时间,生擒德王朱由枢,并陆续攻克城池五十余座,杀死两名总督级大员,在五十七次战役中全部获胜,俘获人畜四十六万余,黄金四千多两,白银九十七万余两。在八旗铁骑先后五次大规模绕道伐明的军事行动中,多尔衮指挥的这一次战果最为巨大。他的军功,使素以勇猛善战著称的豪格、阿济格、多铎等人全部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