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十六个宫女的密谋:杀了嘉靖皇帝(第6/7页)

由此,我们实在无法想象,究竟是什么,才能促使这些女孩子如此行事。

到此时为止,嘉靖皇帝是否具备令臣民信服的品格,也大成疑问。

从这时起,直到死去,在长达二十三年的时间里,嘉靖皇帝基本上不再上朝,不见群臣,长期躲进深宫修斋醮,建雷坛,从事道教修炼。同时,通过太监与几位轮流值班的内阁大学士联系,通过奏疏批答和偶尔接见内阁大学士处理国家事务。这使嘉靖一朝几位类似今天气功大师的道士,拥有了极为显赫的权势、名声与地位。据说,其显赫的程度,甚至连内阁首辅都要请求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与此相映成趣的,则是嘉靖朝极为有名的一连串“青词宰相”。

青词,也叫绿章。就是把对上天神灵的敬爱和自己的愿望,用红笔写在青藤纸上,于神灵面前焚香祷告后,将其焚化。据说,这样就可以到达上天神灵的手上。到嘉靖朝中后期,向上帝贡献青词,已经是皇帝最为看重的帝国事务之一。

在此方面,嘉靖皇帝特别虔诚而勤奋。皇帝但凡灵光一现,有需要向上帝汇报的事情时,哪怕是在夜半时分,也会从门缝里塞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需要撰写的青词题目,派太监交给值班的内阁大学士。帝国宰相们必须亲自动手,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有一次,嘉靖皇帝的一只宠物猫死了,皇帝相当伤心,除用纯金棺材礼葬外,还命写青词报告上帝。翰林侍读袁炜写的青词里用了一个叫做“化狮为龙”的妙语,皇帝读后龙心大悦。于是,这位袁炜“简在帝心”,由一个相当于今天的大约副司局级干部,连跑带颠地在六年之内晋升为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兼财政经济部长。那句“化狮为龙”遂成为永垂史册的千古名言。

是故,从夏言开始,直到后来享有名相之称的徐阶,中间至少六七位宰相副宰相,都是在一定程度上靠写青词得到皇帝欣赏并提拔上来的。于是,在当时,这批宰相就已经有了“青词宰相”之讥。

一般说来,写青词,特别是给皇帝写,难度相当大。青词本身是骈体文,要求对仗工整,辞章华美,用典古雅,排比严谨等等,这些当然难不住那专靠此吃饭的大学士们。精通古今典籍,对道家文献有深湛造诣,也不在满腹诗书的宰相们话下。最艰难的是,这里所说的每一句话,不但要让上帝看了能够满心欢喜,还要能一直说到皇帝心灵深处,道出皇帝想说而没有说、想说而不会说、潜意识里模模糊糊地有点感觉又没想明白的那些东西来,方可令皇帝龙心大悦。

嘉靖皇帝一口气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按年头算,在中国的皇帝中大约可以排进前十位了,在大明朝则排在第二,次于他的孙子,即在皇位上待了四十八年的万历皇帝。可是,若是论起当皇帝的德行,这祖孙俩却是一塌糊涂,异曲同工地糟不可言。

如果一定要为嘉靖皇帝找一点儿善政的话,可能只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是起用潭纶、俞大猷、戚继光等人抗倭并取得胜利;

还有一件事情则是挨了海瑞的一顿臭骂之后,居然没有杀掉海瑞。

假如没有这样两件事,嘉靖皇帝大概可以进入中国最糟的皇帝之列。

事实上,就从海瑞对嘉靖皇帝批评的内容来看,这位皇帝肯定已经可以进入中国最糟的皇帝一类了。

海瑞在奏疏中,历数了皇帝的种种误国误民失德失当,然后直截了当地告诉嘉靖皇帝,天下人对您不以为然已经很久了,可是,大官们享受着高官厚禄,却只擅长拍马屁。小官们动辄得咎而不敢说实话,以至于国家到了这步田地。希望皇帝能够给大家一个机会,让大家洗雪一下数十年拍马屁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