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衣无缝的预谋(第2/2页)

晁盖这次下山,攻打曾头市,共带了二十位将领,分别是:

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燕顺、邓飞、欧鹏、杨林、刘唐、阮小五、阮小二、阮小七、白胜、杜迁、宋万。

其中,只有林冲、刘唐、阮小五、阮小二、阮小七、白胜、杜迁、宋万不能说是宋江的人,剩下的,要么是宋江的嫡系,要么跟宋江走的比跟他走的要近。

就是林冲这些人,实际上也跟晁盖没多大关系。

林冲是为了火并王伦,跟晁盖合作了一把,让晁盖当上老大,算是对晁盖有恩。

刘唐算是主动投靠晁盖的,但宋江也救过刘唐的命,扯平了。

阮家兄弟都是吴用最早的哥们儿,跟晁盖的感情有多好,也说不清楚。

白胜是个叛徒,很容易随风而倒,况且也没什么实力。

杜迁、宋万都是王伦时代的前朝遗老,你晁盖将王伦取而代之,感情能有多好呢?

晁盖上山这么久,竟然没有自己的心腹,他人丁寥落,能干什么呢?

晁盖空有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他不知道,在险恶的丛林社会,不是你一腔正义感,就可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大家都是习惯了审时度势的人,不要动不动就搬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

他的妇人之仁,就体现在对宋江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上。

晁盖如果在宋江上山的时候,就压住宋江,不断地用行动向大家证明:他才是老大,哪里会有今天?

他既不会利用天理,也不会利用天意。

他既不会拉拢里面的人,也不会拉拢外面的人。

晁盖出征曾头市,清点自己的战将时,未必没有悔意,可是悔之晚矣!

早在花荣上山的时候,他就应该意识到,这个宋江的铁杆心腹,不可不防,应该先拉后打。

能变成自己人,就变成自己人,变不成自己人,就让对方变成耗子,人人喊打。

现在,要轮到花荣出场了。

晁盖在和曾头市开战的时候,双方打了一个平手。

接着,就来了两个和尚,对方告诉晁盖,曾家经常欺负他们,希望梁山众人能为他们做主。

这个时候,大家都不说话,只有林冲劝告晁盖,不要轻信这两个和尚。

打了曾头市,还能救和尚,人道主义者晁盖信以为真,并在和尚的带领下,非常顺利地进入了埋伏圈。

晁盖同学当头中箭。

这支箭,还是一支毒箭!晁盖回山不久,就一命呜呼。

施耐庵厉害就厉害在: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这支箭是谁放的。他只是告诉我们,这支箭上写着史文恭的名字。

史文恭,曾家五虎的师傅,武功高强自不待言,何况他是曾头市主将,临战的时候本应前指后挥,射什么箭呢?

宋江的一系列表现都证明,他已经作好了晁盖必死无疑的准备,所以先是制造舆论危机,然后让戴宗秘密监视晁盖的死期。

这一点,日后我们在宋江攻打曾头市时,还会详细解释。

是什么让宋江坚信晁盖必死无疑呢?

我认为,在箭头上标记“史文恭”这个活,是李逵拉着“金钱豹子”汤隆干的。对这支箭下毒,是吴用先生干的(他办事,宋江放心)。将这只箭射到晁盖头上,是花荣先生努力的成果。

有自己的人,就有这么多好处,大家暗通款曲,天衣无缝,还可以嫁祸于人。

按理说,老大一死,老二宋江当上老大,合情合理。可是宋江没想到,他当上老大的道路还是出了一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