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东山再起(第2/3页)

当时,要求希特勒投身到波澜起伏的民族主义政治运动中的呼声越来越高。希特勒必须采取的第一个措施便是解除对纳粹党及其报纸《人民观察家报》的查禁禁令。希特勒手持礼帽,同巴伐利亚州长海恩里希·黑尔德会晤了两次。希特勒使出了独家手法,摆出一副痛改前非的姿态,对以往的罪过表示悔恨,坚信暴力与武力同政治无关。他表示必须尊重国家权威。最重要的是,希特勒承诺“不再举行暴动”。州长黑尔德接受了希特勒的承诺保证,同意解除针对纳粹党及其报纸的查禁禁令。黑尔德说:“那头野兽已被驯服,我们可以解开锁链了。”6

希特勒计划于1925年2月27日正式重返政坛。这次他又选择市民啤酒馆作为集会场地。他这样做既在预料之中,现场效果又好。1923年11月,他也曾同样选择了市民啤酒馆。那天夜晚古斯塔夫·卡尔发表演讲后被希特勒临时绑架,警方封锁了市民啤酒馆周围的所有街道。与1923年一样,大家期盼热烈,情绪高涨。然而与那个暴动夜晚不同,这一天晚上不会发生枪击天花板、绑架人质,或者宣布推翻政府那样的事情。相反,这一次要打造一个东山再起的隆重场面。

发表演讲前,希特勒在《人民观察家报》的一篇社论中明确表示,首先要求党内各个派别立即实现和解,无条件地服从他的领导。希特勒对于本党运动,对于当前时机等方面的意识把控非常全面,巨细兼顾,决不允许任何人跟他讲条件。每个人必须重新加入再次建立的纳粹党。以前的任何党员身份不得照旧。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开端。无人谈论集体领导、共同决策以及特殊人物承担特殊使命等话题。希特勒将拥有绝对权威。

然而发表演讲的当天晚上,希特勒似乎可能会步入他为自己设下的陷阱。他虽然唤起了与会者一些很高的期望,但却无法一一加以满足。鲁登道夫将军,格雷戈尔·施特拉塞尔和恩斯特·罗姆没有出席希特勒的盛大演讲秀活动。阿尔弗雷德·罗森堡也躲了起来,将这次集会称为“喜剧”,预料希特勒会在这种场合下索要“兄弟般的亲吻”。希特勒想让原德国工人党创始人德雷克斯勒主持大会。但是只有希特勒先把那位可恨的赫尔曼·埃塞尔撵走,德雷克斯勒才同意主持大会。希特勒拒绝了他提出的这一条件。最后希特勒选定经商出身,但却不善言谈的马克斯·阿曼主持当晚的盛大集会。

单凭出席集会的众多人士所表现出的捧场热情和期盼劲头而论,希特勒讲什么内容都并不重要。希特勒以一贯表现出的风格发表了演讲。在两个小时的演讲过程中,希特勒对近年来出现的一切错误进行粉饰美化。他还突出强调自己的如下信念:在同犹太人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中,只存在两种可能性——“或者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走过去,或者我们踏着他们的尸体走过去”。以前的那个希特勒又回来了,并表示暴力仍然是可以选择的手段(这导致纳粹党几天后再次遭到州长的查禁)。

希特勒也对那些想要限制他的对手们发出了警告。“如果有人认为在加入本党时可以提出一些条件,那说明他们太不了解我了。”希特勒语音刚落,便响起一片热烈掌声。“只要我还全面负责,我决不允许别人跟我讲条件。我要对运动中出现的一切情况负全部责任。”如同前些年那样,希特勒刚一说完,现场响起一片喝彩声和“嗨尔”高呼声。他仍然能够使听众群情激昂,热血沸腾。令人吃惊的是,他甚至还许诺,如果一年后辜负了纳粹党成员们的期望,他就要主动辞职。希特勒突出了挑战,刺激任何人前去应战。

接下来的戏剧性事态突变才是当天晚上大规模集会的真正看点。希特勒先是要求党内各个敌对派别摒弃分歧,以大局为重,然后便把前来参加当晚集会的一些有时互为劲敌的双方人员请到了台上。这些人员当中有戈特弗里德·弗德尔、威廉·弗里克和鲁道夫·布特曼,他们在民族主义运动中主张参加议会。另外还有埃塞尔、尤利乌斯·施特雷舍尔和阿图尔·丁特尔,他们则反对参加议会。希特勒再次要求被叫到台上的这些人热烈握手,深情地注视着对方(15个月前,他对三个站在台上的人质提出过同样的要求),为了大家的利益沟通感情,在政治上同心同德。当着数千名现场目击者的面,希特勒——这位曾经受雇谋生的艺术家以自己为核心人物,导演了一个宏大的党内团结统一场面。如同啤酒馆暴动之夜那样,3000名与会者最后齐声高唱《德意志高于一切》。